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穿越古代去拍照 > 第78章 武帝封禅

第78章 武帝封禅(1 / 2)

 推荐阅读: 臣与陛下平淡如水 综网大玩家 晏少别虐,池小姐真失忆了 盗墓:是谁又着了苗疆妖女的道 殿下,太子妃又去查案了! 莽荒纪之功德悟道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快穿:她是绝色万人迷反派 穿越之带着原始人搞建设 天啊!我变成了一棵草!
最新网址:hbcjlp.com

刘彻手中的竹简滑落了下来,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大声怒吼道:“你确定吗,你亲眼见到了吗”。

侍奉太监唯唯诺诺的摇头,他明白皇帝的怒火,此时也是格外小心。

“那你还不快去确认”

“唯,唯”

他迈着大步跑了出去,也不管身上的不方便了,拉着被人围住的小弟向着宫外而去,一路直奔霍去病家。

府中的哭喊声已经小了很多了,两个太监迈着大步走了进去,也没有人通报,他们两个直直的走了进去。

卫青等人看到太监进来还有些错愕,他们跑来干啥,这两个货怎么来的这么快。伤心是伤心,卫青此时也恢复了理智。

趁着两个太监在那里看来看去的时候,卫青赶紧派了一个儿子进宫去报丧。

刘彻此时焦急的在大殿前走来走去,他的心里明白,此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他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他还存在着幻想。

年轻的卫不凝和霍光结伴走进皇宫,击碎了他最后的幻想。

“陛下,表哥薨了”

卫不凝跪下大哭,霍光虽然守规矩,可他此时也是发出了哽咽声。

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

大汉朝的都城长安因此轰动了起来,那个人人羡慕的冠军侯薨了,等不到医馆的救助就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卫子夫为这个外甥流下了眼泪,太子刘据也为表哥的离去感到悲伤,皇帝刘彻为自己的大将而感到失落。皇帝迫切的想知道那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在未央宫中他询问着已经了解全部过程的卫青。

卫青讲述了他从奴仆口中听到的全过程,说时脸上愈发悲伤。讲完后,他恭敬的站在下方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看来这件事与他无关了”

“是的,陛下”

刘彻最终摆摆手让卫青回去了,只剩他自己坐在大殿中沉思着。他努力的思考着一件事,良久之后他终于想通了,急匆匆的站起身来,找出了那个箱子,一个个的看下来,刘彻眼中出现明悟,面上带着不明不白的喜色。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他渴望着再次见到张尘,这一等就是七年。

未央宫中,年老的汉武帝越发令人恐惧,他端坐于高台之上,身边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他如同当年坐在这里的那个孩子一样,孜孜不倦的读着书本上内容。

下方站着的中年人正在向皇帝汇报着百姓的状况。

语毕,皇帝那花白的胡须抖了抖,才开口说道:“照你这么说来,我大汉朝已是呈现出繁荣之相了”。

那人恭敬的行了一礼,“是的,陛下”

刘彻站起身走到他身边,呵呵笑了两声,拍了拍他的肩膀,“自朕继位以来,北击匈奴,南击百越,这天下已无外患矣”。

“陛下大功于天下,我大汉再无外敌之忧。自高祖立国以来,天下终呈安定”

刘彻哈哈大笑,“你讲的不错,朕听说你有个儿子叫杨敞”。

“是的”

刘彻走了两步,继续说道:“朕欲将司马迁之女嫁于此子,卿意如何”。

那人赶紧跪下,口中直呼陛下的恩典。

第二天朝会时,这人当着文武百官再一次诉说了自己的报告,刘彻也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并拍板了两家的喜事。

皇帝赐婚,司马迁也只能欣然接受。

朝会本该到此结束,一个博士缓缓走出,发表出了自己的意见。总的来说,就是陛下你已经干了这么大的功劳了,这天下的百姓都得感谢你,你的德行可以比的上三皇五帝了,这个时候你必须得像始皇帝那样,去泰山封禅一下,向你的老天爸爸诉说一下自己的功劳,好让老天爸爸继续保佑你,这天下才能变得更加风调雨顺。

刘彻眼前一亮,明显是心动了,但是作为一个要脸的皇帝,咱还是得推辞一下。于是皇帝推辞这件事,他表明,我这点功劳怎么能拿出来说呢,你说我的德行可以比的上三皇五帝,这纯粹是胡说,这一次我就不跟你计较了,下次不准再说了。

可皇帝的眼神还看着那个官员,官员也明白皇帝要脸,于是两人拉扯了三波,皇帝只好同意了,他向群臣表明,我是不想去的,可是你们这么说,我也没办法,都怪你们一直这样说,我为了你们的面子只好去泰山封禅了。

这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泰山之上也即将迎来新的访客。

泰山封禅,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皇帝也很重视这件事。刘彻很快敲定了要去的大臣名单。司马迁也成功的在这一名单中,皇帝特地点了他的名字,足以看出对他的器重。这名单上也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名字,让群臣很是不解。

霍嬗,这个孩子被刘彻所选择。

霍去病已经离去七年,他唯一的儿子却被刘彻所收养,此次泰山封禅还特地将此子带上。这象征着皇帝对霍家的恩典,也象征着皇帝对功臣的后代的爱护,更象征着皇帝对死去的霍去病的喜爱。

这一切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切很快便准备就绪。

皇帝走出了长安,群臣,大军也走出了长安。

皇帝此次不仅仅是为了泰山封禅,他也为了东巡,曾经始皇帝走过的路,他也走了一次。

一路走来,他对自己看到的情况相当满意。

粉饰太平似乎是爱权之人骨子里滋生的髓液一样,他们对于这个事情,不用别人教,能够自学成才。

声势浩荡的队伍来到了山东,这个充满着文化底蕴的地方也迎来了皇帝。孔家人对此相当开心,可皇帝似乎没有兴趣去见他们,队伍直奔着泰山而去。

泰山之下,大批的军队驻扎在此,诸多大臣站在皇帝的营帐中等待着皇帝的问话。他们对答如流,让皇帝相当满意。

最后走出来的是一个年轻小将,双手一拱,“陛下,山上已经查过了,这三日连续在山上搜查,并无山兽与百姓,大军驻扎于此,这三日亦无上山之人”,说完便低着头等待着皇帝的评价。

“朕看你相当面熟,你是谁家的”

小将又是恭敬的行礼,“卑职祖上乃是高祖太仆”。

“汝阴侯家里的,叫什么名字”

“卑职叫夏侯颇”

“嗯,不错,朕将来有大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