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听到这话也是一愣,他怎么会记得这些呢,便将目光看向身旁侍奉的人。
那人掰着手指算了一下,才慢悠悠的开口说道:“今日是四月的第二十三天”。
这话让张尘大脑一片空白,这几日沉迷于学习之中,竟然把这事给忘记了。
他的手下意识的抚摸了一下腰间宝剑,幸好,剑还在。
显然,没有时间去给董卓了好奇了,外面的喊杀声骤然而起。
董卓一把掀开车帘,看向外面,大批的甲士将他,将这座马车围了起来。
这些人的穿着是董卓很熟悉,这是驻扎在城外的并州狼兵,吕布的手下。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董卓竟还怀着几分幻想。
“奉先我儿,快快来救为父”
这呼喊声确实将吕布呼唤而来,他骑着那匹赤兔马,穿着盔甲,拿着自己的大戟。气势汹汹的冲着马车而来。
想象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吕布将武器指向了董卓,口中直呼:“奉旨杀贼”。
董卓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做了最后一件事,为了他的朋友。
肥硕的身躯似乎想起了多年前在沙场上的日子,他左手拉过持剑的张尘,右手砍下马匹的缰绳。
“你骑着马快走,这些人只想要我的命,与你无关,快走”
张尘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有缘来世再见”。
这是这位几十年的朋友留给董卓的最后一句话,董卓看着那打马逃走的身影,露出了几十年以来未曾表达出的笑容,那种真挚的笑容。
那杆大戟狠狠的插进来他的身体里,董卓咬着牙说出了自己的遗言。
“三姓家奴,不得好死啊”
吕布的手更重了,武器从董卓的背后透体而出。
“来世再见了”
董卓就这样闭上了双眼,希望他有来世。
张尘跑出了混乱的皇宫,皇宫门口内肉眼可见的混乱,显然董卓已死的消息已经传了出来。
他骑着那匹宝马向着城门而去,这匹足体型足以媲美赤兔的宝马感受到了身上之人的急切,迈开腿大力的跑着。
近了,近了,城门就在眼前。
忽的,他看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在被几个人刁难。
他一脚踹开那几个人将那书生一把拉上马来,两人同乘一马向着城门口而去。
混乱让这座坚城进出没有了难度。
马匹停在了城门口,张尘死死的拉出了缰绳。
贾诩抬手指向不远处,“那里有一处军营,那里的兵马是相国从边疆带来的死忠,他们可以护我们安全”。
军营中的士兵正在度过自己平淡的一日,许久不见的贾先生却忽然带着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
“相国被人刺杀了,他们的人正在城中清剿我们”
“并州军在吕布的率领下叛变了,就是他们杀死了相国”
“金吾卫也转投了司徒王允,我们的处境很堪忧”
没有过多的阴谋诡计,贾诩平淡的向他们陈述出了当前的处境。
那些士兵在片刻的慌乱后,有了提桶跑路的想法。
贾诩看出了他们的想法,继续开口说道:“你们从这里逃跑,路上一个小小的亭长都能要了你们的性命,从这里逃走,你们只有死路一条”。
那些士兵将目光投向了贾诩,希望这位先生能给他们一些建议。
“诸位,我们先按兵不动,等到李、郭两位将军到来,一切将迎刃而解”。
夜晚,这座军营终于等到了该来的人。
李、郭二人被人带着都进营帐,他们的脸上满是惊慌。
“先生救我,那王允老贼和吕布狗贼压根不想放过我们,他们就是要我们的命”
烛火摇曳,照耀着贾诩那张瘦弱的脸颊。
“想死,还是想活”
贾诩在烛光下向这两个慌不择路的将军问出了他的问题。
“想活,想活”
两人异口同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风吹起了营帐的门帘,月光借着狂风照了进来,正好照在两人那慌乱的脸上,让人将他们的表情看的一清二楚。
忽明忽暗的烛光照在了贾诩的脸上,他的脸上没有阴狠,没有慌乱,这一天对他而言反倒像是平常的一天。
“反攻,长安—”
这是贾诩给出的计谋。
李、郭二人脸上出现了片刻的震惊,可很快变得狰狞起来。
他们整理好了自己盔甲,便迫不及待的走出了营帐。
狼群突然失去了头狼,让剩余的狼群产生了慌乱,可当它们有了新的目光,那么新的头狼也该产生了。
这些幽州兵很快欢呼了起来,他们以前劫掠了洛阳,现在要去劫掠长安了,这座百年大城中,有着数之不尽的宝藏,等待着他们来取。
等到了明确的目标,李榷,郭汜便忘了贾诩此人,他们带着自己的兵马冲进了长安城。
贾诩夸起了自己的包袱便向着远处而去,不再理会身后的张尘。
此人跟他不是同路之人,不可强求。
临行之前,张尘将那匹宝马托付给了贾诩。
张尘一个人呆呆的站立在长安城的城墙之下,看着城中四起的火光,听着各种叫喊声。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夜,转变终于在清晨出现了。
吕布带着家眷以及部下,狼狈的逃出了长安,他们的伤兵很多,显然是吃了败仗。
号称天下第一武将的吕布更是狼狈,他的盔甲穿的都不完整,手臂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他依然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赤兔,想要快速逃离这里。
他身后的马车中,一名女子掀开了车窗,她看了看身后的长安城,有远远的向着郊外看去。
那里站着一道身影,挺拔而高大。
张尘呆呆的站立在那,直到一个尸体扔在了他的脚边。
他认得这人,司徒王允,正是他带领着金吾卫和并州军在皇宫之中杀死了董卓,可他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甚至没有到第二天。
汉献帝刘协此时应该落到了李榷郭汜手中,这个大汉天子已经形同傀儡。
大汉名存实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