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突然出现,将会馆包围,引发轰动,人人奔走相告,一些商人惊恐不已,连续派好几波人前去打探详情。
然而锦衣卫的行动突然,他们自然不可能打探出什么来。
纪纲下马,会馆里的人战战兢兢出来,领头的叫王铮。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形瘦小,他双手抱拳,脸现苦色:“不知道大人有何指教?”
纪纲道:“你就是这里的掌柜?”
“小的承蒙同乡不嫌弃,忝为掌柜。”
纪纲向后挥手:“抓起来,全都抓起来,送进诏狱!”
锦衣卫小旗如狼似虎,他们不顾王铮苦苦哀求,先把他给绑了,接着又冲进会馆,把里面的人全都抓起来,无论男女老幼。
围在周围的看客们吃惊不小。
晋商这几年做得很不错,在江南地区也有活动,而且他们喜爱开钱庄,放印子钱,可以说基本上都跟他们打过交道。
这些人被绑起来,穿成一串,纪纲前方骑马,小旗守护两侧,就这么大摇大摆走上大街,山西会馆贴上封条。
这个消息以惊人速度传遍全城。
大家都在猜测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过也有人了解内情,这些商人被抓,他们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个原因不能放在明面上说,但却在暗流之下飞速传播。
很多晋商得知此事连忙跑路。
其他地区的商人也吓得不轻,这件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脆弱。
他们以为能跟未来的太子爷做生意,他们就算安全,可是谁知道这样的安全竟然镜花水月。
在他们看来,晋商的做法本无错。
朱高炽的做法太过火,竟然垄断草原上贸易,而且这次开放,他们最为看重的水泥竟然没有,这就不得不让他们颇有微词。
商人们迅速抱团,他们互相联络、串联,寻求制衡朱高炽的办法。
寻来寻去,竟然找到了朱高煦。
三年靖难,朱高煦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
他随朱棣冲锋陷阵,数次拯救朱棣,起初他本来并没有这个心思,但起初时朱棣偶然说起,“你哥哥身体不好,以后就要看你的!”
当众人面,朱棣也曾说过:“你最像我。”
这两者在他心底埋下种子。
紫荆关危难时,朱高炽给他看过海外地图,那时他又想或许可以远走海外,那么大片土地还未被征服,实在太可惜。
可真等朱棣坐上皇位,他的心态又发生变化。
皇位的诱惑逐渐变大。
可是他没有门路,真要就这么跟朱高炽对着干,他爹肯定弄他。
所以他不敢明目张胆,但这次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让他看得一丝希望。
朱高炽在士人、商人中的口碑如此暴跌,叫人欣喜,如果他能抓住这次机会,未免不可染指皇位。
至于海外土地,做了皇帝后再征伐,岂不是可以功比秦皇汉武?
于是,朱高煦开始了他争夺皇位之旅。
恰巧这个时候,士人、商人都需要寻找新的代言人,三方就这么不经意间汇合,形成强大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