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送上茶水,朱高炽屏退所有人,低声道:“夏尚书,有件事你得提前做好准备。”
“什么事?”
“银价。”
夏原吉大惊,连忙道:“怎么牵扯到银价了?”
朱高炽道:“你有没有想过,像这样的棉布,不仅仅我们需要,周边的国家哪个不需要?
他们来购买的话,周围大量金银都会涌入大明,银价会不会跌?”
“银贱?”
“是。但这并不是好事,因为白银只会在少数地方泛滥,大多数地方依然稀缺,但价格却会传导到大明的所有州县。
比如一个人从北平府贩运玻璃去川蜀,他的进价是一两银子,到了川蜀不可能卖八钱吧。”
夏原吉吃惊道:“这可是个大事,该如何是好?”
朱高炽道:“最好的办法,是由朝廷控制银价。”
“朝廷怎么可能控制得了银价?
朝廷的银子说不定还没地主手里的多,全国那么多地主,总不可能叫他们一起降价吧,他们也不乐意啊。”
朱高炽微笑:“是的,所以我们需要准备新货币。”
“新货币?”
“我这么说只是给夏尚书提个醒,比如把银子打造成银币,价值固定,但这件事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甚至,如果朝廷有足够的魄力,还要准备新纸币。”
“纸币?那不就是宝钞?
如今宝钞一贯不顶一百文,民不聊生,没人愿意用,再发新宝钞,岂不是更加混乱?”
朱高炽道:“其实主要的问题是,朝廷只发宝钞,又不回收宝钞,这才导致宝钞贬值,根本无力回天。
另外宝钞防伪做的不大好,模仿的人很多。”
夏原吉叹息:“此事谁能不知道?问题是没办法解决。”
朱高炽神秘一笑:“夏尚书可知道长芦盐场的盐引与其他地区的盐引不同?”
夏原吉眼前一亮,顿时领悟:“这么说太子殿下早就在准备?”
朱高炽苦笑:“我准备没用,关键的问题是朝廷做好准备了吗?”
夏原吉愣住,过了片刻才道:“这……实在叫人无从下手。”
朱高炽道:“纸币本质上就是一张纸,他的价值只能值一张纸的钱,那为什么有些宝钞能值一贯,有些两贯?
不是朝廷如何规定,而是它实际上能换出来多少东西。
我们需要一种极为稳定、大家又都需要的东西,作为抵押担保,确保任何人来找朝廷,都能换到足够的这样东西。”
夏原吉略微思索就明白,同时也恍然大悟以前的宝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这东西是什么?”
“金银。银子自然不用说,其实储存量非常大,只不过银子容易切割,性状稳定,是天然金属,天生就是货币,但就像是我刚才说的,银子太多,容易汇率不稳定。
所以最好的,就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