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于面子,廖东还是翻开了《去年圣诞》的剧本,也明白了华纳的绿灯系统为什么没给过了。
《去年圣诞》的剧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丧气女主攻略元气男主,然后发现男主把心给了她。
是真的把心给了她,物理层面上的。
这特么是个鬼片……
男女主角相识、相知、相互依赖的过程完全没有逻辑,反正莫名其妙女主就爱上了男主,当然结尾解释了原因,女主的心脏是男主捐给她的。
但是前半部分剧情完全看不懂,反转有些强行,又没有《人鬼情未了》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最后还想讨论一下英国移民问题,又不敢讨论太深……
其实这就是一部性转电影。
女主的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全是一团糟,只能靠酗酒和混乱的私生活来逃避现实。
这不就是好莱坞最喜欢的中年危机男主模板么?
然后男主就像一只格格不入的小鸟,善良、纯真、还有点不谙世事,一出场就吸引了女主的好奇心。
这不就是傻白甜女主的翻版?
这样的套路化电影怪不得华纳不给过呢,这两年类似的电影太多了。
在好莱坞女权运动兴起以后,就有不少电影公司开始搞大女主电影了,把原来的男性模板改成女的,然后制作费直接砍掉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还符合女权主义思潮,多好。
比如《瞒天过海:美人计》就是女版《十一罗汉》,《伴娘》就是女版《宿醉》,还有之前说过的《特工:355》,不就是女版《007》?
米拉·乔沃维奇和盖尔·加朵应该是最早吃上这波红利的女演员,《女敢死队》《神奇女侠》《女金蝉脱壳》女版《飓风营救》……
现在轮到龙妈艾米莉亚·克拉克了,之前她也演过几部大女主电影,其实还行。
《墙里的声音》扑街了,但是《遇见你之前》赚了,2000万美金成本,北美票房5000多万,全球2亿,帮新线赚了一大笔。
但是《去年圣诞》不一样,这是一部纯英国帮的电影。
既是制作人和编剧,又是女主妈妈的艾玛·汤普森是英国人,男主角亨利·戈尔丁是英国演员,再加上还没确定的女主艾米莉亚·克拉克,她也是英国演员。
这几位都没什么票房号召力,华纳不想赌也正常。
廖东倒是觉得可以赌一下,前提是改剧本,让两人之间的互动真实一点,往纯爱和救赎的方向走,别探讨移民问题了,在这种小成本商业电影里面强行上价值,纯属有病。
成本压到2000万以下,还是有赚头的,《遇见你之前》不就赚钱了吗?
龙妈的电影片酬,给个500万,差不多了,其他演员也不怎么值钱,又没有特效,这事能干。
廖东一开口,艾玛·汤普森就表示没问题,估计是华纳给她的打击太大了,投资属实不好拉……
当然,这种事廖东肯定不会自己一个人干,也不会去说服华纳。
既然华纳不愿意,那就找环球好了,反正环球好几亿都亏了,不差这几百万了……
强行在美国过了几天二人世界,等金球奖的热度过去之后,廖东才带着热巴回国。
这几天也有人在网上说廖东陪跑两年,颗粒无收的,但是没什么市场,廖东粉丝一句话就给怼回去了——你什么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