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不需要同情,他是一个病人!他是有精神病的,妄想症。你们没仔细看电影吗?约会是幻想出来的,别人爱他也是幻想出来的,甚至连医生都是幻想出来的,不是没有医生,而是医生没有和他谈论那么多……”
“为什么要挽救亚瑟?即便有人对他再友善,他依然不会正常……不是,这不是我的看法,这是电影的看法。”
廖东实在理解不了欧美圣母,有一部分观众看完电影第一反应居然是要给亚瑟更多关怀,这样他就不会变成这样了……
完全没有可能好吗?要是宽恕有用,美国就不会有那么多枪击案了。
华纳也不会把小丑变成一个好人,人家是DC经典反派,反派变成好人,电影不想拍了是吧?
托德·菲利普斯帮廖东解围,“亚瑟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因为你永远猜不透他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他代表着混乱无序……这样的角色只会在电影里面出现,我不会成为他,廖也不会成为他,但是廖演得很好,他把我心中的亚瑟演了出来,不会有人比他更出色了。”
有人提到了希斯·莱杰,廖东知道这个问题绕不过去,只好说道,“我很尊重他,但是亚瑟和《黑暗骑士》中的小丑不同,我的角色更丰满,冲突也更剧烈,这和演技无关,是角色要求。毕竟《黑暗骑士》中的小丑只是一个配角,而在《小丑》里,我是主角。”
“我人生中第一部电影角色就是一个反派,我演一个抢银行的劫匪,但那个时候我的戏份很少,只有十几分钟,非常不过瘾。所以我才接受了托德的邀请,这个角色很难被定义,我想挑战一下……”
廖东虽然觉得自己的表演还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他有信心让看过的观众不会再说出什么“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这种话。
就像刚才他和记者交流时说的那样,《小丑》他是主角,戏份太多了,这种加成,希斯·莱杰可没有。
而且《小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文艺电影,《黑暗骑士》再怎么说都是商业电影,这里面有本质上的差别。
大部分媒体也是这个意见。
《好莱坞报道》认为廖东的表演堪称完美,“廖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他足以和希斯·莱杰相提并论。”
《卫报》的观点更犀利一些,“如果没有廖的加持,《小丑》就是一部二流的R级电影,是廖让这部电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银幕》的评论比较客观,“《小丑》的剧情相对平庸,托德·菲利普斯的技术没有任何问题,每一个镜头都能拿到高分。但这是在威尼斯,优秀可不算成功。好在有廖,他的表演堪称杰出。”
影评人的意思就是《小丑》的剧本结构不算新颖,太工整了,这在电影院里不是问题,但是在电影节上就是问题了,不够先锋。
但是廖东的表现足以弥补这一点,《小丑》一跃成为金狮奖最有力的竞争者。
其实言之过早,毕竟其他电影还没有上映呢。
不过在威尼斯本地,《小丑》的名气已经打出去了,2000人的首映,口碑很快就发酵出去了。
主办方在第二天安排了四场《小丑》放映,每一家电影院前都排起了长队,还有人举着纸牌子,想要买两张黄牛票……
廖东则是带着热巴在各个电影院之间穿梭,公关交给专业人士负责,他要观察一下竞争对手。
廖东选择的是自己的偶像,是枝裕和的《真相》。这电影属于日法合拍,主要演员都是法国人,之前提到的凯瑟琳·德纳芙和法兰西玫瑰朱丽叶·比诺什演一对母女。
《死亡诗社》里那个班长,伊桑·霍克,演女婿,显然还是一部聚焦家庭的电影,演员方面算是拉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