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均谁的田,不会是我的吧?我家就几万亩薄田而已。就这,还是几代人经营有方,才有了如今的产业。
诏书刚念完,武英殿内就响起了议论之声,都在讨论均田之策。一众旧明官员,不说良田万顷,万亩是要有的,还有各种产业。
不然就凭那点微薄的俸禄,能养得起他们?
本以为迎来了一代圣主,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一个白眼狼,比李自成还要狠的恶狼。人家李自成好歹只拷饷,均田的口号喊声震天,到最后也没能真正落实下去。
如今的大清皇帝,虽然不拷饷,但是做的更绝,直接把大家伙的饭碗给掀了。
殿内的情形,内阁诸臣早有预料。代善见殿内声音渐起,转身大喝道:“肃静,朝堂之内,如此议论纷纷,成何体统。再有私下议论者,逐出殿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才宣读完均田之策,三德子又开始宣读废除优待读书人的政策。“税乃一国之重,怎可尽数加于普通百姓之身?自洪武优待士人以来,所征百姓之税愈发繁重,此为朕不忍见矣。”
占有绝大部分田地的士人收不上税,只能拼命的压榨普通百姓,除了正税以外,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这些税,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甚至将种田当做一种痛苦。
这种状况,在新朝必须发生改变。想要只征正税,少收人头税,甚至实行免收人头税,就必须拿士人开刀。
“自顺治元年八月初一始,凡大清之土,尽废旧明优待士人之策,无论士、绅、僧、道,皆须纳税征粮。”
话音刚落,就有旧明官员站出来指责这是暴政。“陛下,信何人谗言,竟行如此暴政,臣请诛献策之人。”
有几个官员站出来附议,要求福临诛杀献策之人。
作为首相,代善不得不出来维持朝堂纪律。“都给我住口,一口一个暴政,尔等将陛下置于何地?来人,将此等欺君之人,尽数打入大牢。”
很快,第一批站出来反抗的旧明官员,被侍卫提溜了出去。鳌拜给了侍卫一个眼神,几个侍卫心领神会,一开始动作虽然也比较粗鲁,但好歹不会伤人。待到将人带出殿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直接将几个官员双臂掰折。
“真是好大的够胆,敢辱骂陛下,我看你等是活的不耐烦了。”
几个官员吃痛,仰着头破口大骂。“鞑子就是鞑子,只知行劫掠之事,不知行王道,我看你们能在京城待多久。”
“迟早会有人,将尔等赶出关外。”
侍卫首领见状,怒喝道:“你们没吃饭吗,还能让他们骂出声来。”一听这话,几个侍卫伸手打向几个旧明官员的喉结,顿时声音变得呜咽,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诏书宣布之后,很快就有人在外城各处张榜,宣读新皇帝的诏书。同时数百名精骑,带着诏书,奔向各省,尽最大速度,将天子诏书昭告天下。
大典结束后,就有旧明官员串连起来,甚至还有人直接奔向朱慈炯的安乐公府。朱慈炯也参加了大典,他一听诏书就知道要出事,出宫后不断催促侍卫加快速度。
回到家后,立刻嘱咐管家闭门谢客。朱慈炯的管家,还是他原来的伴读太监王知信,是王承恩的一个干儿子。得福临体谅,特命其继续服侍朱慈炯。
虽说朱慈炯是当朝国舅,姐姐和妹妹都在宫里,地位都还不低,但对前朝皇子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安乐公府,早已被人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内阁和福临都能在第一时间知晓。
“公爷,奴婢说了您不见客,那帮人就是不走,还说您不见他们,就跪在地上不起来。”虽说王知信不知道今日大典发生了什么,但不能掩盖他对那些人的厌恶。自家公爷进城这么多天,怎么不见他们来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