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多天,王知信也算对大清的官职有了一定的了解,固山额真一职在旗内地位仅次于旗主,地位之高可想而知。而作为皇帝亲领正蓝旗的固山额真,其本人自然也是皇帝的亲信。
王知信直接将谭布迎了进去,将其带到客厅坐下,又命人侍奉茶点。“将军稍坐片刻,小人这就去通报我家公爷。”
谭布耐心的坐在椅子上品茗,没过多久,朱慈炯便急匆匆的感到客厅。“不知将军驾临寒舍,未曾远迎,还请将军恕罪。”
“安乐公言重了。”谭布赶忙起身,等到朱慈炯坐下后,才跟着坐下。“外边有小人叨扰,下官驱赶不及时,让安乐公受惊,特来登门赔罪,还请安乐公见谅!”
“将军说的哪里话,我该向将军道谢才是,多谢解我府上之困。”
两人寒暄了几句,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垃圾话。寒暄一阵后,谭布才说起正事:“临出宫时,陛下命我转告安乐公,朝廷将在太液池之侧重建尚书房,以供宗室功臣读书。”
“安乐公您身为国舅,亦需入尚书房读书。”谭布顿了顿,接着又道:“不独安乐公您,贤妃娘娘也要进尚书房读书。”
“多谢将军告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读书?”
“时间还未定下,想来要等学堂建好以后。安乐公可能不知道,尚书房的管理颇为严格,除陛下外,其余学生都要住在学堂内,所以兴建学堂还需一段时间。”
“等学堂建好以后,陛下会再着人来通知安乐公。学堂内教授满,汉,蒙三种语言,还有数术,陛下这几日应该会遣人过来教授安乐公满、蒙语,数术的话,下官这里有一本学堂编撰的数术书,安乐公可自行预习。”
谭布的儿子在羽林学堂内读书,跟皇帝的关系稍微远了点。而他哥哥谭泰,则有嫡子在尚书房陪皇帝读书。谭布现在非常渴望立下大功,将自己的儿子送进尚书房内。
将书本递给朱慈炯后,谭布便立刻告辞,如今正式立功的大好时机,怎么能将时间浪费在送信上。若不是皇帝要他跑这一趟,他还真不愿意登门。
朱慈炯将谭布送到府外,看着人远去后,才命王知信关门。“这几日都小心点,若是以前的官员来访,都给我挡在府外。”
“是!”
不单单是朱慈炯的门被堵了,连唯二被福临正式下诏任命为官的旧明官员丘瑜的府门也被堵了,至于汤若望,那些士大夫地主跟他玩不到一起。
丘瑜是湖北人,宜城丘家在十里八乡也算是大户人家,在李自成作乱湖北的时候就被祸祸了。因此现在的丘瑜,现在丝毫不惧怕均田。
家里已经没什么田了,随便你均吧,丘瑜现在的想法差不多就是这样。
同样,聚集在丘瑜府外的旧明官员也被谭布的人给带走了。等待这些人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抄家当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