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也行,如今大军分驻各处,有此活动,也能缓解其思乡之情。”多尔衮常年在外,知道在外出征的人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回家和打胜仗,入关之前轮戍锦州,就是让在外太久的士卒能够回家。
阿巴泰也觉得可行,他看了以后,都有点想亲自上阵玩一番了。
这事其实不需要特意去推广,俗话说得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福临喜好新式蹴鞠,下面的人就会主动往这方面钻,只要朝廷不下禁令就好。
“诸卿,此为朕所想之新式蹴鞠,案牍劳行之后,或可弄此放松一二。朕有意在顺治二年的中秋佳节,举办一场蹴鞠比赛,各部官员皆可参加,或以部,或以旗为一队。”
“最后获胜的队伍,朕请他们吃饭。”
谈钱太俗,而且数额不好确定。赏多了不好,赏少了也不好,干脆请赢的人吃顿饭。和皇帝吃饭,那比赏多少钱都管用。
此事告一段落,福临又带着一众大臣回到了武英殿里,继续燕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万寿节的燕饮便告一段落。臣子们告退回家,万寿节休沐三天。给福临做臣子是真的累,万寿节是他们难得的可以好好休息的时间。
其他臣子都已退下,只有代善、多尔衮,还有阿巴泰、希福等几个内阁的议政大臣被留了下来。
几人一看这阵仗,就知道福临又有大事要做。
“陛下留下我等,可是有要事要宣布?”
福临点了点头:“不错,若是朕记得没错的话,科举快要开了吧?”
这事是代善在负总责,整体还是沿用顺治元年的科举制度,就一点点细节发生了改变。考的律法将大明律加了进去,主要是大清自己的律法不成熟,治理大国不够全面。
黑龙江那边,朝廷依旧会给到相应政策支持。
“是,时间已经定在了下个月的十五。”
二月十五日,将举行福临登基以后的第二次科举。如今还有半个月时间,已经报名准备参加科举的的学子已经赶到京城,外城的客栈此时已是人满为患。
“礼记云: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今大清只有文举而无武举,非道也。朕欲恢复前明之武举,特留诸卿商议其是否可行。”
“试策略、弓马,火铳。明先试策略后试弓马,大清之武举当先试弓马力气,再试策略。”
开武举肯定可行,就是选拔制度还需仔细斟酌。代善还在思索大概的制度,多尔衮已经开始将此事往自己身上揽了。
“臣以为可行,臣居右相,下管兵部,不如武举之事,就由臣负责吧?”
代善见多尔衮主动往自己身上揽,也乐得清闲,索性也不想了,直接点头同意。“臣附议,此事由睿亲王负责,十分妥当。”
“既如此,武举之事便辛苦十四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