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朱慈烺来投
随着科举临近,京城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虽然是第二次举行科举,但在燕京举行还是头一回,不得不让代善慎重。
经过统计,参加科举的学子有一万多人。然而京城的客栈安置不下这么多人,以至于代善下令在城郊开辟营房,供学子居住。
这人一多起来,边上的小摊小贩也跟着寻了过去。城外的营房外边,热闹非常。
营房里面是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外边儿是小摊小贩的叫卖声。福临有次微服至此,还买了点小吃带到宫里给家人尝。
和营房里浓烈的读书氛围不同,京城某处破落民居里,灯火幽幽,两个身影时隐时现。
“咱家跟你说的你都记住了吗?”一个公鸭嗓压低着声音,问向面前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记住了,到时候就看我的吧。”少年人的语气充满着骄傲,似乎对接下来的事情胸有成竹。
“若是成功,记得多多提携咱。苟富贵,勿相忘。”
“那还用说,咱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不好过,我又怎么能过得好?”
顺治二年,二月初十,一行两人敲响了朱慈炯的安乐公府大门。负责守门的家丁打开门缝,看着扰他清梦的两人十分不爽。“谁啊,这么大清早的,知道这是哪里吗,就来敲门?”
“府上主人可是安乐公朱慈炯?”
“大胆,竟敢直呼公爷名讳。”家丁见来人敢直呼朱慈炯大名,就想叫人将其捉住,谁料来人接下来的话让他不敢妄动。
“我叫朱慈烺,是伱家公爷的兄长,还不速速引我前去见他。”来人自报家门,竟然自称崇祯皇帝长子朱慈烺。
来人见家丁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再次说道:“你还愣着干嘛,还不速速引我前去面见你家公爷?”
家丁不知真假,但他知道如今的皇后和安乐公都在找寻朱慈烺和朱慈炤兄弟二人,甚至连当今天子也曾下诏说提供二人消息且属实者,重赏。
他不是宫中旧人,没见过朱慈烺,但是看来人气度不凡,看起来似乎有那么点意思。于是将两人请进府中,带到一处亭子里。“贵人再次稍等片刻,我去通禀我家公爷。”
来人一少年,一无须中年人。等家丁将他二人带到亭子后,无须中年人用袖子掸去石凳上的浮灰,随后一脸谄笑的看着少年:“爷,您做。”
少年这才气定神闲的坐了上去,随后又支会起家丁来:“还不快去通传。”
家丁看着两人阵仗,又相信几分,连连点头:“是是,我这就去。”
等家丁远去,少年长长的呼了口气。无须中年人提醒道:“放轻松,就按着现在这样来。”
家丁前去禀报的时候,一个下人偷偷从后门溜了出去,走到门口一个卖菜的摊上耳语几句,那人脸色一变,只说了句“知道了”,随后立马收摊。
朱慈炯根本不在府里,他在尚书房里读书,要等十五才放假。如今府里主事的是朱慈炯的伴当太监王知信,他这会儿已经起床,正在收拾朱慈炯的房间。
朱慈炯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王知信每天都要去房间里收拾收拾,扫扫浮灰。一边清理,一边盘算着要给自己的儿子找个先生,要是能托朱慈炯的关系,送进羽林学堂,那就更好不过了。
这时门突然被推开,一个家丁闯了进来,王知信怒视来人:“放肆,还有没有规矩了,公爷的房间你也敢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