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凤祚将整个新河道工程分成五段,每段安排了五万囚徒,准备同时动工。曹县至梁山泊的运河段已经开挖,按照薛凤祚的设想,这段运河要挖三十丈宽,三丈深,工程量非常大。
运河太窄的话,不足以承载黄河的流量。
三十丈宽的运河前所未有,哪怕是济州河(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最宽处也只有十五丈,深度则只有一丈出头。
薛凤祚是拿修京城护城河的标准,来修这段运河。可护城河才多长?四方加起来可能也就十里的样子。
此次修河的不只有囚徒,还有两岸的民夫,不过他们只用在河道上干一个月,抵扣今年的劳役。
朱灿然回到衙门后,又给福临写了道折子。折子里提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将薛凤祚的现状汇报了上去。
薛凤祚不仅是内阁议政大臣,还是帝师,这要是在他山东境内过劳死,怕是他的前途止步于此了。
而福临收到朱灿然的奏折后,非常重视。不仅派了太医到山东给薛凤祚调理身子,还给他派了两个侍卫,监督他的工作时间。
也因为如此,薛凤祚的元气恢复了不少,身上的好歹多了几两肉。
而整个九月,不只是山东新河道两岸的百姓向黑龙江集结。其他诸省的百姓也在集结,他们的目的地是湖北,江苏和安徽。
这些百姓都是抽调到军中的民夫,为即将开展的大战负责后勤方面的事宜。而如直隶,河南等地的百姓,只抽调三万出来,他们至少接受了三次训练,是时候拉到战场上进行实战了。
这三万人都是优中选优,调往湖北供阿济格使用。同时吴三桂,尚可喜和黄得功三人及其部下,也调往了湖北,听侯阿济格的命令。
所有人驻扎在巴东县,而前锋已抵达巫山县隘口。
大军的调动自然惊动了远在程度的张献忠,他两度入川,自然知道哪里能守哪里守不住,屯兵夔州,以逸待劳,准备在此迎战阿济格。
而大清其余精锐则在江西和浙江北境集结,听侯尼堪的调用。
江西北部驻扎的虽然也是何腾蛟的部下,但主要是他招揽的李自成残部。对于这些人,何腾蛟根本没有将其当作自己的亲信,不然也不会让他们在前面抵挡清军。
在收到这些人的奏报后,何腾蛟完全没有当成一回事,完全没有派遣部下去支援的心思。不过对于清军的调动,他还是非常重视的,立刻召集手下幕僚参赞军机。
而位于浙江的朱以海,听到清军集结的消息后,立马慌了神,连忙任命张国维为总督加兵部尚书,领高杰、方国安等进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