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斗心想,大明的将领,几乎全部都把士兵当成了奴隶使用,心善的将领,还可以给士兵一点军饷或粮食,程世杰确实是不错,宁海军将士伙食好,给足粮食,所以这些将士,一直在给程世杰免费干活。
范永斗的随从们一直在打听着辽南的一举一动,他现在来到辽南快一个月时间了,程世杰从来不给军户们发军饷,只是发粮食,保证士兵们饿不死。
“范掌柜,你看这双城,虽然说,原本是建州女真的故土,可现如今双城那附近还有几个女真人?”
“确实是不多!”
谢景林笑道:“我们大帅可以把粮食从金州启运,一路沿着大海,抵达绥芬河出海口,在抵达出海口以后,就沿着绥芬河进入湄沱湖,进入湄沱湖后,我们在湄沱湖北岸、东岸、以及西岸,分别设立东湖镇、西湖镇以及北湖镇三镇,出了镇子,这都是女真人的地盘,伱的任务也完成了,你就在双城卫等着收钱就行了!”
“这个问题,范某只是一介商贾,只怕是有心无力!”
“范掌柜,你一定可以做到!”
谢景林笑道:“你如果做不到,不仅仅这些粮食难以运到建州女真人手中,这个运费,你需要自己承担!”
范永斗听到这话,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由于大明北方也受了灾,加上运河连年失修,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淤堵,运力大减。现在江南的粮价,差不多涨到了七钱银子每石,而北方的粮食价值也高达一石二钱银子。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秋后以后,粮食价格会降低,但是粮食价上涨是必然的趋势,谢景林跟范永斗就粮价问题,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谈判,终于搞定了粮食价格。
以每石粮食一两银子的价格,将会出售给范永斗三十万石粮食,这三十万石粮食,如果范永斗自己雇佣人来运输,至少需要用将近将近四五万辆大车,以及八九万青壮民夫。
除了这么多人员的开支,运输、售卖等环节的费用,虽然肯定不会亏本,但是肯定会少赚不少钱。
对于范永斗这样的大商人来说,少赚那就是亏本。
至于说,谢景林所谓的利用水利之便,减少运输费用的理由,范永斗一个字都不相信,谢景林以为自己高明,说话滴水不漏,真以为自己无知吗?
湄沱湖平原,就是一块将近两千万亩的地盘(约合一点二万平方公里)
为什么要把湄沱湖三镇设立湖东、湖北和湖西?
这是为了拱卫这两千万亩地。
虽然明白了谢景林的意思,当然这肯定是程世杰的意思,程世杰利用屯田屯上瘾了,其实屯田会赚钱,这事大家都懂。
问题关键是,在中原在其他省份,会有无数双眼睛和无数张嘴盯着,等着吃肉,不把屯田的收益分一杯羹出去,这事干不成,会有无数人拖后腿。
但是,在辽南却非常好,因为没有士绅地主跟程世杰抢肉吃。
至于说在湄沱湖屯田,只要程世杰弄几十万人过去屯田,等程世杰的田变成熟田,这些田,程世杰一分收益也别想拿到手中,皇太极岂不相好与的人?
当然,程世杰其实还真是这样想的。
他也想黑吃黑。
他先在湄沱湖沿着这个面积为四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周围建立五座镇,像一朵梅花一样,互为犄角。
这五座城堡水师部队的战舰协作防守,建奴要想强夺,肯定会崩掉几颗大牙。再者说了,程世杰可不会修建普通的土坯城墙,而是利用钢筋水泥,修建五座城堡,在建奴的背后,插入一个钉子。
“范某在盛京那边有些熟人,可以帮忙传个话,至于成不成,范某不敢保证!”
“如此最好!”
谢景林笑道:“若是盛京那边不同意,此事就算了!”
“好说,范某马上给那边传个信!”
……
遥远的盛京,也是后金政权的核心。
今年的沈阳似乎冷清了一些,往年每到这个季节,都会有大批蒙古和朝鲜客商云集沈阳,蒙古人带来牛羊马匹,朝鲜人带来优质稻米、高丽参和木材,大明的客商也会闻风而动,带来大量粮食、布匹、铁器,客商云集、货物充盈的盛况,在整个东北都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现在,朝鲜客商的身影几乎绝迹,汉人和蒙古客商也少了许多,给人一种今非昔比的感慨。
谁叫天不保佑大金呢?
明明打赢了大凌河之战,马上可以戟指锦州,跃马辽河的时候,老天爷朝着建奴抽了狠狠的一巴掌。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让建奴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的牛羊,还有至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个损失,可比打三次浑河之战损失更加严重。
因为牛羊损失,粮草匮乏,整个大金国都弥漫着非常沮丧的气息。
在这个时候,甚至有人开始抱怨道:“要是咱们不反就好了,不反的话有大明朝廷赈灾,好歹能够活下去!”
“不反大明朝廷会管咱们?”
“怎么会不管?我给你说吧,万历十七年,南直隶大水,朝廷赈灾拨款四十万两银子……”
“你听说了吗?”
“大明朝赈灾拨款四千万两银子!”
“什么四千万两银子?”
“真的假的?”
“你看看这个?”
说着,有人拿出了一份万历邸钞,只见上面写道:“九月以来,干旱成灾,太湖鄱阳等湖皆干枯,吴松浙江黎庶颇受其苦,灾众数以百万计,易子拆骸而食,继以疫病,天子不忍,侧然拨孥金四千万两赈灾民……”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一些关于大明赈灾的谣言便在沈阳城里流传开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在街头巷尾流传,很快便扩散到沈阳城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像瘟役一样向后方扩散,转眼之间便失控了。
皇太极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又惊又怒:“这是谁在散播谣言?扰我民心?给本汗王查,彻查,一定要彻查!”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事实上,这则谣言,但凡有些见识就不会相信,大明朝廷历年最高财政收入是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总收入达2295.3万两。
除了万历三十年,其他时间大约都在两千万两银子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怎么可能拿出四千万两银子来赈灾?
可问题是,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亲眼看到了朝廷的邸钞,上面盖着官印,不像是伪作。
这就让皇太极感觉肯定是有人想砸大金这口锅。
这段时间,皇太极被这个谣言搞得非常狼狈,首先他不是努尔哈赤,虽然借着崇祯二年,破关入寇京师,让大金的声望迅速提高。
在崇祯二年,大明损失了超过上千万两银子的损失,建奴缴获的银子虽然多,可问题是,这些银子层层隐瞒,收到皇太极手中的不到四百万两银子。
平心而论,这些钱皇太极也没有用来挥霍,而是用来扩充精锐的白甲兵,将近白甲兵扩充将近三倍,花钱多了云了。
他是花了不少银子买粮食,可是那些卑鄙的商贾,把粮食价格提高了十数倍,数十倍,他花两百万两银子银子,总共才买了不到三万石粮食……
平均每石粮食高达七十多两银子。
这点粮食对于大金国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就在谣言越传越广,民怨沸腾的时候,范文程拿着一张小小的纸条两脚带风的走进皇太极的御书房,赶紧跪下道:“汗王,大喜,大喜啊!”
皇太极有些不耐烦的道:“喜从何来?”
范文程脸上掩不住笑容道:“大喜,真的是大喜!范家已经依计从辽南采购了三十万石的粮食,最多再过一个多月就能交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