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来:
第一次看觉得难以入目,
第二次看觉得有点意思,
第三次看的时候已经被深度洗脑,成为狂热粉丝。
这跟“抖手快音”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那些土味短视频越看越上头。
就在观众们回味着李白大大的诗,突然有眼尖的观众发现:
周姐的笔风好像换了,怎么感觉还不如之前了,周姐这是笔力大退了?
【周姐,咱们也用不着摆烂吧?还能不能好好写?】
【呃,这次的字好像不怎么样?】
【咱就是说,用才女李清照姐姐的字体写不好吗?它不香吗?】
【兄弟们,这字体好熟悉,我好像在哪见过!】
无数的观众吐槽,纷纷给周姐打上了差评。
周姐看了一眼弹幕,顿时感觉到纳闷,自己这字真的不好吗?
这时,国学大佬梁实初挺身而出。
【李北海书翩翩自肆,乍见不使人敬,而久乃爱之。
这是李邕的书法呀,周姐居然学到了精髓,了不得呀!】
【靠,我想起来了,我家乡附近有一座历史名胜古迹,上面的石碑就是这个字体!】
观众们:……小声逼逼,都怪周姐不讲清楚,害得我们出丑!
城头变化大王旗!
【原来只有一个我觉得周姐的字写得不错!】
【楼上的兄弟,你不是一个人!】
【楼上的两位兄弟,你们不是一个人!】
【楼上的所有兄弟,你们都不是人!】
看着观众们临阵倒戈,周姐也是欲哭无泪,还是慢慢欣赏着李白大大的文章吧。
重新进入李白大大的诗境:
长江流过荆门,两岸再无高险之山的约束,而是浩浩荡荡,奔向无垠的原野,
使人骤感天地宽广,胸怀也为之格然开朗。
另一边,李慕白继续吟道: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慕白把自己乘船从四川到楚地一路上所见到的景色浓缩成两个场景,
一个是晚上的月景:
明镜似的月亮倒影在江水之中,也就是诗中所说的“月下飞天镜”;
一个是白天的场景:
天空中涌起的白云仿佛海市蜃楼,也就是诗中所说的“云生结海楼”。
直到最后,李慕白忍不住凝视着家乡的方向,这才颤声说道: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腰中仗剑,心怀希翼,辞别双亲,重游故国。
大鹏正欲展翅高飞!
对年轻气盛的李白而言,他告别的不仅仅是故乡,更是那个少不经事、天真烂漫的少年李白。
他要奔赴的不仅仅是广阔的天地,更是心中那个高远宏伟的梦想之地。
周姐也看向了那个伟岸的身影,手中的笔,戛然而止。
不过,有万千观众陪自己一起见证李太白,也算是弥补遗憾了!
是啊!自己的笔力再强,好像终究写不出这李太白!
伫立在船头的李慕白,解下了怀中的剑,拔剑只问苍天!
威武霸气的怒吼道:
“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腰中剑已配妥,少年正欲剑量一下江山!
就像古人说的推敲,一字之差含义便不同啊!
现在小说盛行AI,不知道以后,我们这些作者会不会被电脑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