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暗室昏昏灯火灭,明殿熙熙甲光开(上)
建兴六年伏月夜。
汉国成都之中,此夜天色昏暗,浑然不见月光,成都之中已入午夜,故而城中一片寂静,唯有更人行走。
是时,步兵校尉、中书郎向充手持烛火,疾步走于成都之内。
在三国之时,宵禁期间不准行人行走于都城,故而向充步履之间,颇有几分小心之意。
不消片刻,向充终于至于目的地,正是左中郎将、谏议大夫杜琼府邸。
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其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刘禅即位,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
杜琼不仅精通谶纬术艺,同时也精通天文占验,曾与谯周论说天文,并肯定了“当涂高者魏也”的预言。
向充左右环顾,见周边无人,便急入杜琼府邸。
是时,杜琼亦未寝,正挑灯夜读。
向充入室见之,轻轻作礼,说道:“伯瑜兄,不知所读何物?”
杜琼仿若知晓向充要来,只是轻轻抬头见之,却并不回答,只是将手中书籍放于一边,笑道:“中书郎何故至于吾府中?”
向充闻言,则是寻至堂中跪坐,暗暗偷看,见那古籍正是《白虎通德论》,不由得一笑,回道:“在下今日阅读古籍,有不通之处,故欲询问先生。”
杜琼闻言,轻轻一笑,问道:“不知是何处不通?”
向充问道:“今日读《汉书》,看到昔日周舒认为:代汉者当涂高,不知何意?”
杜琼本就是当世大儒,自然知晓向充是何想法,于是笑道:“昔日允南(谯周)在成都之时,吾曾与其言说此事,所谓巍,本指宫阙立于路途旁。圣人取其形,以‘当涂高’指代路旁巍巍高大之宫阙。”
杜琼此言一出,其心已然彰显,正是魏将代汉。
而杜琼却佯装不知,反问道:“此事何以谓之不通?”
向充见杜琼这老狐狸始终不敢名言,亦是佯装糊涂,说道:“在下才疏学浅,故而不通,欲问先生,如是而已。”
杜琼此时历经谯周之事,已然颇有几分警惕之心,自然不敢相信向充,故而笑道:“奇事甚多,先秦之时,官职不称曹,但自汉代启,属官名皆称曹,似属曹、侍曹、功曹之类……不知中书郎如何看待?”
原来在蜀汉朝堂之上,虽有诸葛亮这等能臣,但这些人均为外来之人,原益州众臣大多始终未曾信服,谯周便是其中之首,至于杜琼、向充等辈,亦是如此。
向充闻听此言,已然知晓杜琼看法,也就不再掩盖,笑道:“听闻允南如今在洛阳,已然位居九卿?”
杜琼笑而答道:“正是,陛下去年在雍州,吾便与允南略有书信来往。”
向充闻言不由得大喜,笑道:“如此甚好,不知伯瑜兄如何看待诸葛孔明讨伐凉州之事?”
杜琼笑道:“凉州乃受徐邈所制,而徐邈此人,颇有几分才智,只需坚壁清野,诸葛孔明不过区区六万兵马,如何能并吞凉州?”
向充问道:“那若是陛下亲征,那徐邈远不如曹真之能,则不尽得其地?”
杜琼闻言,不由得哈哈大笑,说道:“陛下不过仗兵出险计而已,益州疲弊,粮草不能久供,若短时不能建功,则唯有退回西川,则所谓胜败,无可言矣。”
向充仿若寻得知己,当即拍案说道:“伯瑜兄所言甚是,诸葛孔明位居丞相以来,多夺我益州子弟家财,以供其北伐,不如降魏,方得偷生于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