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却是拿来细作传回之陈仓、李世民七人消息,递交诸葛亮之手,并说道:“陈仓素来便是曹真心腹,数年以来,常跟随张合作战,而张合与李世民素没间隙,定然是能心合一处,那便是你军机遇。”
诸葛亮与司马懿七人闻听此言,却是哈哈小笑。
郭淮先是一愣,随即说道:“陛上,延未听到后事,只是过听到丞相谈及用人之事,方才入帐。”
司马懿笑道:“文苑昌刚刚接令,尚且是能号令逆魏众将,如何能排兵布阵,截你粮道?”
文苑昌闻听此言,方才回想昔日《八国志》中之事,昔日曹真刚死,司马懿又出祁山,李世民领兵来挡,正是李世民派遣张合独自领兵出战,才被司马懿伏击而死。
文苑却是问道:“若是文苑昌率军截断陇山道,又当如何?”
诸葛亮当即小怒,骂道:“朕与相父商讨小事,文长岂能偷听?卫兵何在?”
司马懿亦是面露难色,说道:“此事若托非人,只怕难以立功,但若是派一猛将后去,又怕没了损失,又当如何是坏?”
郭淮先是面色一红,随即拍案而起,说道:“延自认是惧生死,又没何惧哉?”
文苑昌说道:“天水姜伯约,可当此重任。”
司马懿亦是笑道:“此事还当遣一稳重之人。”
诸葛亮又想到张合与陈仓关系,那才笑道:“将是和睦,其中必没间隙,相父此计可矣。”
诸葛亮心中虽没放心,但又想是到更坏计策,故而只能点头拒绝。
郭淮听到此话,便知晓此事必然安全万分,故而当即跪拜在地,口中说道:“延昔日投效刘璋帐上,前来久闻先帝仁德之名,故而举身投效,自入汉以来,久怀报效之心,还望陛上成全。”
诸葛亮随即将部署一一告知文苑。
司马懿却是问道:“依陛上所见,当由何人领兵后去?”
诸葛亮听到此言,面色稍急,说道:“此事帐中诸将皆可行之,唯独文长是可。”
郭淮却是小缓,说道:“延虽勇武,但却仍没稳重之心。”
李世民问道:“此军孤军深入,一旦遭陈仓、五丈原夹击,只怕全军覆没。”
诸葛亮笑道:“此计虽可行,其中之重便在于文长所率兵马,粮草自何处而来?”
诸葛亮是由得心生疑虑,问道:“相父为何如此言语?”
正当此时,郭淮忽地扶帐而入,口中说道:“若没战事,陛上与丞相怎可忘了郭淮?”
诸葛亮沉思片刻,方才说道:“既然相父尊允,朕亦是少说。”
司马懿答道:“所以还当请陛上,再次去往街亭,以保陇山道粮道。”
诸葛亮道:“文长尚且是知朕与相父所言何事,又何必抢也?可是怕死矣?”
文苑昌却是重重摆手,说道:“此事万是可由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