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玉笑笑。
这要是在自己学生身上,那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年少轻狂,是极度自负。
年轻人敢想敢拼是好事。
极度自负就可能会作茧自缚。
可这是陈星。
24岁的双院士。
北辰国秘密保护起来的专家人才。
他的声名不外显,他的才美不外现。
可他毕竟是货真价实的科学家。
院士的评定标准,也不会因为他年轻,就有所动摇和松动。
相反,由于他太过年轻,争议的声音会更大,受到的阻力,想必也是前所未有。
北辰一向注重公平,陈星的院士考核标准,只会更严格。
光刻胶,是在陈星熟悉的化学领域。
他只要别说出来手搓芯片,脚踩光刻胶这种外行话。
黄明玉还是愿意相信陈星的。
“我想了解的是,抛开材料领域的难题,研发光刻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陈星毕竟不是微电子专业的研发人才,对于高端光刻胶的实际需求,知之甚少。
“光刻胶研发,一定要慎之又慎。光刻胶是极其关键的消耗品,下游晶圆厂的导入难度十分之大。而且晶圆厂对光刻胶的态度,是极其保守的。”
陶西文替黄明玉教授给陈星解惑。
“前几年北辰积体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因为引入了东印国马氏化学企业污染的光刻胶,上万片的十二寸晶圆报废,北积电自此元气大伤。”
黄明玉想起了先前惨痛的经历。
“摸着石头过河吧。先有产品,再想想怎么去说服晶圆厂接受吧。”
陈星喜欢走一步看一步。
他坚信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不愁没有销路。
谁说国产的就一定不如进口的,我看未必。
“我有个很久之前毕业的博士,叫江雪岚。现在在私企做光刻胶。人很好,又十分勤奋刻苦。可惜家庭条件不太好,没办法继续科学研究。若是研发中遇到什么问题,她可能能给些建议。”黄明玉从一个发黄的电话簿里找到江雪岚的联系方式,然后交给了陈星。
“好的,谢谢黄老。”陈星将电话记在通讯录里。
“原本还要麻烦黄老起草一份召集令,现在看来,更多陈教授去找材料领域的专家了。”
陶西文笑笑。
“无妨,你们如果能够突破高端光刻胶的技术瓶颈,到那个时候,我愿意出面给你们背书撑腰。”黄明玉眼神坚毅有力,“材料领域,可能就要麻烦陈教授那边多费心了。我女儿等会儿就到家,要不要中午一起家里吃个便饭?”
黄明玉邀请道。
“就暂时不打扰您了。我岳父在明黄市住院,一家人都到了这边,还需要我照顾。”
陈星婉言谢绝。
“那行,以后陈教授得闲,多来小院坐坐。和你聊聊天,仿佛感觉又年轻了许多。”
黄明玉还有些舍不得。
“光刻胶,我们一定会研发出来。”
临别之际,陈星给黄老立下军令状。
“好,有你们这些年轻人坚持走下去,我也就放心了。”
那天,黄老一直把他们送到门外。
注视了很久才离开。
眼中有不舍,有期待。
心中有浪潮,有澎湃的激情。
年岁大了,总还想着,什么时候为北辰国的芯片事业,再出一把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