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英豪在内地的布局,就会有明显的策略转变,增加各种电子消费产品的推出,迅速把英豪的品牌形象,在普罗大众中间树立起来。
而香江的这些娱乐明星,和他们的歌曲、广告,就会成为英豪进军内地消费市场的先锋部队。
英豪每年过完元旦,都要进行公司的业绩总结,而在业绩总结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布置下一年的工作重点。陈兵今年的工作重点,就会更大幅度向内地倾斜。
英豪在过去一年里扩张的很快,但新的业务大多数还在投入期,真正的业绩贡献仍然来源于,电子游戏、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三条核心产品线。
这三条产品线,运营已经非常的稳定了,其实就是在随着市场的增长,在稳步的为陈兵贡献着现金流。
电子游戏产业,去年陈兵就交出去了,给了陈然去负责,这一年,陈兵已经很少亲自插手,电子游戏行业的具体经营。
不过有了之前的基础,今年的电子游戏产业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增长,全业务线贡献的收入超过了45亿美元,净利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
计算机业务线也差不多,陈兵去年对英豪的计算机硬件产品线,进行了大幅度的拆分,之后就把业务管理权限,陆续下移,交到了下属个分公司的管理层之中。
这些拆分工作完成之后,陈兵就将计算机硬件的管理权限,基本转交给了副总张晨东。
现在计算机产品线上,陈兵真正负责的就只有软件业务,这个陈兵暂时是不准备交出去的,因为陈兵就没准备在软件上去赚取大笔的利润。
去年英豪的计算机硬件业务,随着全球计算机市场的放大,保持着快速的增长,销售额突破了40亿美元,净利润也突破了10亿美元。
但英豪的软件业务,与硬件业务比起来就小了太多了,包括WINDOWS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全年的营收才不过3亿美元,利润更是只有不到8000万美元。
按照后世的普遍认知,软件的利润率应该是远超过硬件的。
但英豪的软件产业利润率,其实一直都不高,只是与硬件持平,这其实就是陈兵在有意的压低软件的销售价格和利润空间。
软件市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软件在信息安全方面,必然会引起各地区主管部门的关注。
软件市场,在70年代还是附属于计算机硬件的配套产业,其独立兴起,是随着80年代PC浪潮而来的。
陈兵的计算机产品线和软件产品,一直在灯塔有很大的销售。
但陈兵却很明白,在灯塔市场,英豪的软件产品,如果是要与灯塔的软件公司进行市场化竞争的话,一定会受到很多盘外招的影响。
尤其是灯塔商务部的垄断调查,和灯塔安全部门的各种借口调查,随时可能对英豪的软件业务,产生很大的冲击。
因此,陈兵这几年在软件市场上的策略,就是低价销售,而且英豪的定价,对比历史上的软件产品市场价格,直接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如此大幅度进行低价销售的目的,不是为了抢夺市场占有率,而是大幅压缩全球软件市场的规模,以打击潜在的竞争对手,例如微软和甲骨文。
历史上,微软和甲骨文,都是70年代就已经成立的公司,但真正成长起来,都是在PC市场兴起之后了。
这两家公司为代表的灯塔软件产业,就是跟随着PC的销量增长,攫取了大量的利润,才能够成为行业霸主的。
如果一旦让这两家公司成长起来,英豪再想和他们展开竞争,就一定会受到灯塔的歧视待遇。
因此,陈兵从一开始,采用的就是焦土策略,用低价的软件产品,来压缩整个软件产业的市场规模和获利空间,为了伤敌八百,不惜自损一千。
英豪有大量的硬件销售,可以不需要依赖软件赚钱,这种低价的冲击,就是为了阻击灯塔软件产业的兴起。
事实证明,陈兵这几年的软件低价策略,还是十分有效的。
没有人能想到,陈兵低价出卖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整体打压灯塔软件产业的获利空间。
而英豪的低价软件策略,其实非常受灯塔的那些计算机硬件厂商欢迎,因为低价的软件,更利于硬件产品的销售。
甚至包括IBM,都对英豪的低价计算机软件赞不绝口,将英豪的WINDOWS、办公软件等,都列为了优先推荐的软件产品。
至于微软、甲骨文这样的竞争对手,虽然对英豪的低价策略很不满意,但却也没有办法。
这一世,陈兵凭借重生的信息差,提前一步在软件领域就发了力,其实现在已经是全球软件产业最大的供应商了,市场话语权远比其他竞争对手要大的多。
如果不拉高到足够高的视角,是没人会想到英豪这样最大的供应商,会宁可自己不赚钱,也要拼命压制竞争对手的。
而陈兵,其实也为这两个对手,留下了一些生存的空间,那就是政府采购市场。
英豪的软件产品,一直只在民用市场上进行销售,从来不会主动去承接全球政府的采购订单。
这种主动放弃市场的行为,也使得英豪受到灯塔安全部门的关注度降低了极多。
英豪掌握WINDOWS,与历史上灯塔的微软掌控WINDOWS,是完全不同的,英豪能够造成的信息安全影响,远不如历史上的微软。
因为操作系统领域,不仅有WINDOWS,还有UNIX,还有Linux,甚至还有苹果公司IOS系统,这些都是灯塔掌控的操作系统。
英豪掌握了WINDOWS,又不积极进入全球的政府采购市场,其实只是破坏了历史上,灯塔对于操作系统的完全垄断,但并不能反过头来,影响到灯塔的信息安全。
陈兵自己软件产业的市场限制在了民用的领域,又一直采用低价,自己放弃了大量的垄断利润,旗下的各种软件产品也从来不进行捆绑销售。
这才使得英豪的软件业务,一直在低调但安稳的发展,没有被灯塔特别关注。
软件部门,在英豪内部属于资源占用很庞大,但直接利润却不丰厚的战略部门。
这样的战略部门,是不能放手出去的,必须要在陈兵的直接掌控之下。
英豪的计算机软硬件,唯一在市场上毫无顾忌的,就只有在香江和内地。
英豪就是注册在香江的,陈兵本就是内地人,英豪的大量软件工程师也是内地人,这在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如果还要顾忌那些有的没的,就成了笑话了。
英豪的在内地的计算机销售,现在几乎是完全垄断了市场的,但陈兵也知道,这并不是能够长久的。
任何一个地区,都不会允许一家厂商,真正的长期垄断某一个行业,至少也得是两三家企业一起寡头垄断。
历史上,内地原本是没有太牛逼的计算机企业的,相关的企业或品牌,倒是有几个,但其实都是依赖进口的核心部件,进行系统集成组装,核心的技术都是被别人掌控的。
其中,内地历史最悠久的计算机公司,其实不是那个良心公司,而是长城和浪潮。
历史上,长城计算机是继承了计算机总局的许多技术,而组建成立的,才是真正根红苗正的那一位。
至于浪潮,前身是内地的国营厂,最早是做磁芯存储的,早在1983年,就基于8088芯片开始仿制计算机了。
英豪对内地并没有进行什么技术封锁,给长城、浪潮等几个内地想要做计算机产业的公司,都支援了不少的技术。
反正这些公司,短期内是对英豪构不成什么威胁的。有这些公司在行业中存在,对于英豪公司来说,反而是好事,有了这么多的同业在,英豪不就不算垄断了嘛。
至于那个良心企业,历史上则是1984年才成立的,刚成立的时候经营的怎么样。但毕竟背景深厚,依靠汉卡产品攫取第一桶金后,才开始发展起来。
不过,这一世,英豪早早就把汉卡啊、PC机这些产品做出来了,也不会再给良心公司在计算机产业里崛起的机会了。
陈兵前世对良心企业的经营思路很不感冒,这一世虽然不会主动出手去对付满门忠烈那一家,却绝对不想看着他们在自己的眼前晃荡。
他们想要借着内地改开的机会去赚些钱陈兵不会一定要拦着,但绝对不会让他们再插手内地的IT产业。
只要他们敢插手进来,以英豪现在的实力,随随便便就能挤压得他们无法生存下去。
英豪在内地的通讯设备产业,其实与计算机产业差不多,已经处于了真正的垄断地位。
因此英豪其实一直在向内地的通讯设备企业转移技术,进行扶持。
但内地的工业底子还是太薄弱了,即使陈兵有意在扶持,短期内,他们的规模也没法很快做大。
去年,内地计算机、通讯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几乎被英豪全部吃下了。
即使英豪有意往外分了一些边边角角的市场,给内地的企业。
英豪去年在内地的销售额,仍然超过了70亿人民币,净利润更是超过了25亿。
这还是英豪在内地,没有进行任何主动避税,只是享受了常规的税收优惠之下。
英豪在内地赚的钱,从来没有汇出到香江过,一直都是留在境内的,过去几年的内地利润,几乎都转化为了英豪在内地工厂。
别的不说,就凭这几年英豪每年赚的钱,全部在内地重新转化为了投资,带动了内地的大量就业和经济增长,就已经足够内地对英豪极为信任了。
英豪接下来,要大举在内地发展,可以说,只会受到热烈的欢迎,几乎不会遇到什么政策的阻碍了。
至于那些什么二代三代的,也早就被家里警告了,一个个都躲的英豪远远的,根本就不敢打什么乱七八糟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