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答我的时候很自然!而在我看来,宇佐美真治并不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
带着强烈【个人意识】的说法。
“大部分人说谎时都会产生歉疚感,虽然随着时间可能会渐渐消失,但是他并不是习惯说谎的家伙,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所以,假设【喝醉酒】是他应对警方的回答,那么他在对我这个陌生人说出答案时却没有歉疚感!只有一个解释,他一遍遍重复的思考,直到将【谎言】潜意识的变为【真实】。”
带着玄奥的解释,向后仰的身躯瘫倒在了座椅上。
“人会擅自的改变自己的记忆!而这是因为,他在【逃避】!”
“逃避?因为杀死别人而害怕吗?”
“不,我说过,我个人的看法是他没有杀人,所以,基于他没有杀人的前提来思考的答案。”
“是什么?”
不得不承认自己被这【七拼八凑】的逻辑,勾起了好奇心。
“我问了他的第三个问题。”
“不在场证明?比起这个,答案是什么?”
“别着急呀,而且,我真正想问的是【案发当天,他有碰到什么熟悉的人吗?】”
对镜而言,以【不在场证明】开头只是为了引出这个问题而已。
“然后到这个时候,他有特别的回忆到【九点以前】这个具体的时段,代表他其实记得案发当天的事情,这也佐证了我对第二个问题的【看法】。”
“接下来,稍微深究一下他的回答吧,【晚上九点都一片黑漆漆的。】为什么他不是说过了六点都是黑漆漆的?想也知道,这是因为九点之后发生了什么才对吧!”
“九点之后,比起街道上的黑暗,他发现了【有光亮的地方】,对人而言,没有什么会比长久黑暗中的一抹【光】更让人印象深刻的。”
“那么,那抹光,不对,那个地方在那里?夜晚街道会明亮起来的,当然是营业中店铺的灯光吧!我可以想象,当时他大概正巧走到了某个店铺的面前。”
说到这里的镜突然停住了,是自己的【想象】没有了继续下去的空间吗?
不,过了一会儿,那可怕的像是【看到了一切】的眼睛,像是为了入眠的闭上。
“为什么特别要在那个店铺?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光亮都没有抹消掉他所处的【黑暗】,为什么那里是特别的?因为,那里有他熟悉的人。”
“熟悉的人?”
“他的话还有后半段吧。”
“而且?他好像说过【而且】什么的?”
并不像镜这样精雕细琢每一句话本意的九条,终究还是记忆不清宇佐美说过的。
“而且即使有,当时我也可能没注意到吧。”
“没错,他就是这么说的。”
“他应该是遇到了吧,自己的熟人。”
不管不顾九条的附和,直接给出了结论的镜。
“熟人?不在场证明的证人吗?”
“谁知道,这种事和我无关呀。”
如果镜的【妄想】是切合实际的话。
不过,怎么可能呢?
“感觉真是别扭呐。”
“别扭?是呀。”
男人意识到九条是评价【即便有,也没注意到】这句话的逻辑矛盾。
所以身为坚定立场的一方,他紧接着补充到。
“男人当然是别扭的哦。”
“特别是对某个女人心怀悔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