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现在证明楚弘威被妖人幽禁两年,受尽苦楚,而且又有陆铭轩之前说过的那些话,此时由楚昊接位,明显不智。
楚昊心中怒火蒸腾,脸上却渐渐恢复平静,淡淡的看向首先站出来的那人问道,“卿如何称呼?”
那人闻言,声音略显激动,“回殿下,臣是翰林承旨郑易水。”
楚昊扭头不解的看向身边的陆铭轩,“陆相,翰林承旨是什么品级?”
陆铭轩漠然答道,“回殿下,我朝翰林承旨并无秩品,专门负责修史,起草诏书,为皇室侍读以及担任科举官员等,这位郑大人学识渊博,乃士林魁首。”
楚昊缓缓点头,“既然如此,正好父皇有旨,要本宫来宣诏,就由郑大人来起草诏书吧。”
郑易水闻言大喜,“臣职责所在,敢不从命。”
说着,快步来到一旁坐下,摆好了笔墨。
“陛下有旨,宣诏原镇东大将军韩坤及诸子,即刻恢复本职,并全力擒杀吕向荣及吕氏三族。”
“陛下有旨,吕氏及妖人丁酉祸乱朝纲两年之久,致令天下百姓蒙冤者无数,朝纲废驰,民不聊生。为此,朝廷决定于京郊建一庵堂,专门供后宫嫔妃为民祈福,为国祈福。”
首辅陆铭轩当即跪地谢恩,“陛下被妖人所害,仍心系百姓,实乃圣君所为,老臣代天下百姓谢陛下深恩,谢后宫诸娘娘大恩。”
其余大臣闻言纷纷附和,同时心中升起某种明悟。
妖人丁酉祸乱宫帏两年有余,后宫那些妃子的遭遇可想而知。
原以为她们必死无疑,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安排,不但留了她们的性命,而且还能弘扬陛下仁慈,自然最好不过。
楚昊再次瞥了一眼正在起草诏书的郑易水,淡淡说道,“翰林承旨郑易水,学识渊博,可于庵堂之侧五里之内,专设一院,负责抄录佛经经论律三藏全文,供庵内诵读。”
叭嗒——
刚刚起草完诏书的郑易水,顿时脸色苍白,手上一抖,笔落在案。
其余诸大臣同样震惊不已,继而垂头不语,心中则翻起了滔天巨浪。
佛经经论律三藏全文,近一千七百部,六千余卷,全部抄完,至少也要二三十年吧?!
也就是说,郑易水恐怕还没抄完,人就已经没啦!
楚昊不理众人反应,冷冷的回过身,瞪向郑易水,“还不谢恩?!”
郑易水颤颤巍巍的跪倒在地,“臣,臣谢殿下大恩……”
“哼!”
楚昊冷哼一声,继而环视一周,声震屋瓦。
“这两年来,因妖人丁酉祸乱朝纲,致朝纲废驰,百姓民不聊生。”
“而父皇则被吕氏和妖人幽禁,受尽折磨,几欲横死。”
“尔等身为朝中大臣,饱读圣贤书,需知君辱臣死之理!”
“如今尔等非但不关心陛下病情,反而急促本宫继位登基,到底是怀的什么心思!”
“莫不是要把吕氏和妖人丁酉这两年做下的恶事,都推给陛下身上吗!”
“尔等这种提议,不止是坏了你们身为臣子的责任,更是欲置本宫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地,其心可诛!”
众臣闻言悚然大惊,纷纷跪地,“臣不敢,臣惶愧,臣万死!”
楚昊再次冷哼一声,“自今日起,再有敢对本宫劝进之言,等同谋反,诛连九族!”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