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推开了老仆,回头一声怒喝,“都给我站直了,打起精神来!谁要出了差错,族法伺候!”
远处传来了车马隆隆之声,烟尘滚滚。
景洪凝神望去,只见烟尘笼罩处,一支军容整齐、旌旗招展的队伍正缓缓向他们走来。
当先两骑开路,正是景翠与屈匄。
其后便是王驾,大王端坐在轺车之上。
景洪招呼着族人慢慢趋步上前。
“景洪率景氏一族,恭迎我王凯旋归来,大王辛苦了!”王驾停稳后,景洪先是与景翠对视一眼,紧接着便躬身行礼。
熊怀自轺车上一跃而下,三两步来到景洪身前,将其扶正身体,笑道:“老族长出城如此之远迎接,寡人于心难安啊!族长辛苦了!”
景洪受宠若惊,急忙道:“愧杀老朽也!此番若非大王及屈匄将军及时来援,这世上怕是再无景氏了!”
“老族长过谦了,该是寡人感谢景氏出兵相助才是!”
却不料景洪突然再次躬身,朗声道:“大王,景氏是大王子民,景氏之并乃大王之兵。大王任何时候需要,景氏都会义无反顾!”
“哈哈,景氏之心,寡人领会!”熊槐很高兴,有了景洪这样的表态,他彻底放下心来。
楚国三大贵族,昭、景、屈已经完全臣服。其余封君虽然多如牛毛,但已经对熊槐的大计构成不了威胁。
如果有不长眼的封君想学博望君、应君以及鲁阳君,他也不介意再一次杀鸡儆猴,顺便收回封地。
接下来,在景华的带领下,景氏一族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午后,王驾终于抵达丹城。
晚宴之后,熊槐、屈匄、景洪、景翠、景华五人在到了景氏的议事堂。
熊槐开门见山。
“在国都时,昭阳曾向寡人举荐君山(景翠),此次平定封君叛乱,景氏出兵有功,接下来的丹阳之战,君山表现很好,是楚国难得的将才。老族长,景氏有此良才,可喜可贺啊!”
“老朽多谢令尹的举荐!大王,君山天赋虽然不错,但还是年轻了些,缺乏经验。日后让其多锤炼才是!”面对大王的夸赞,景洪不得不低调一些,以免自己的大孙子横生傲气。
熊槐点点头,“过几天寡人便打算启程回国都了。君山便随我一同南下吧。景氏需要有人在朝为官。”
“老朽多谢大王提携!”景洪躬身行礼。
接下来还谈正事了!
“老族长,寡人有个问题请教!”
“大王请讲!”
“老族长以为,对于一个家族来讲,什么最重要?”
景洪一听,登时紧张起来,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低头沉吟起来。一旁的景华和景翠也在心中思索着。
熊槐也不着急,他端起陶杯,吹了吹浮在水面上的茶叶,轻啜了一口清茶,耐心等待着景洪的回复。
半晌,景洪忐忑地回道:“回大王,于国是忠诚,于家族则是传承!”
景华和景翠也暗自松了口气,这个回答再一次表明了景氏忠于大王的态度。
熊槐点点头,“遥想当年,我芈氏也只是一个附属于周的一个小部族,是先祖们筚路蓝缕,才有了如今强大的楚国。对一个家族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只要家族人丁兴旺,文武之才辈出,无论这个家族处于何地,都能屹立不倒,族长以为然否?”
景洪猛然抬起头,震惊地看着大王,心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