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新楚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最后通牒

第四百三十四章 最后通牒(2 / 2)

 推荐阅读: 汉家功业 修仙躺赢,清冷妖皇带崽追杀我 慕南枝(《嘉南传》原着) 有染 我是仙帝候选?不不不!我弃权! 成神游戏降临后 听说你喜欢我(影视原着) 女帝本色 被甩后,我成了大佬的座上宾 西游虎胃王:神佛我也能吞
最新网址:hbcjlp.com

熊槐点头道:“尽量以蜀人治蜀,巴人治巴,将我巴蜀八万余人尽数投往汉中,武、豫、荆扬四州,以武、豫两州人口最多,扬州无战事,子期可酌情从三州再征兵二十万。”

“喏!”

熊槐继续说道:“魏嗣不顾魏罃因秦人而死,反而与秦结盟,置礼仪仁孝于不顾,是可忍孰不可忍!传信昭阳,向魏国施压,限大梁臣民一月之内交出魏嗣,否则大军攻城,死伤不论!”

“大王此计既是离间,又为魏高争取了道义,臣以为可行!”田忌说道。

正月十五,昭阳正式向大梁发布最后通牒,一时之间大梁城内人心惶惶,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大梁人心并非铁板一块。魏罃是魏国最后的荣耀,加之魏嗣所作所为也确实不得人心,许多人对魏嗣也颇有怨言。

这一点魏嗣自己也清楚,是以当楚人要大梁人将自己交出去时,他便慌了。整日里疑神疑鬼,睡觉时也要有忠心的侍卫在侧,生怕一不留神便被心怀不轨的臣民抓了去。他看谁都像是对自己不怀好意,不敢独处,更不敢随便外出,大臣们也不接见。

只是这样一来,更显得他心虚,更让人狐疑,也更令人心生不满。

大梁城内纷纷传言,当今魏王与公子高简直是天渊之别。对比两人所作所为,更多人以为,魏高无论才具、胸怀,皆不是魏嗣所能比的。他们惋惜,为何先魏王不能理解包容魏高,为何不以魏高为太子?否则,魏国何以至此?

有人说楚国之所以出兵,不是为了侵犯魏国,而是为了为魏国拨乱反正,免得魏国日后陷入危机。

还有传言说,魏国大将公孙喜因是前相国公孙衍的族弟,一向秉承公孙衍反秦的理念,此次魏嗣将函谷关还给秦国,公孙喜便心生怨恨。

别的不说,单是公孙喜对自己心生怨恨欲加害自己这个传言可将魏嗣吓得不轻。偏偏此事也非空穴来风,当日在函谷关会盟时,公孙喜便极力反对交还函谷关。魏嗣害怕他加害自己,便躲在宫内不敢出来。

公孙喜可是魏国目前最能征善战之人,功勋卓越,有很大的话语权。虽然从函谷关回来之后一直闭门不出,可他越是这般安静,魏嗣越觉得他有所图谋。

此时再结合这条传言,魏嗣更加害怕。连忙派遣心腹暗中前往咸阳,催促秦人尽快出兵。同时与他心腹密谋,只不知是谋除公孙喜而后快还是防备其突起发难。

这些传言当然是楚谍报司刻意在大梁城内传播的,显然也起到了作用。

大梁城内,公孙喜府邸。

几近不惑之年的公孙喜独坐院中,案前的茶早已经凉了。

这几日他感觉自己就像在漩涡的中央,身不由己。原本自函谷关归来之后,他有些心灰意冷,每日待在府中独处。

起初当他听到这个传言时,原本并不在意,一来他独居府中从不外出,也不联络别人,更没有军权在手,怎么会对魏王有威胁?

可是几日下来,传言愈演愈烈,甚至有传言说魏王恐他谋逆,故欲先下手为强。

公孙喜不淡定了,谋逆可是大罪,一个不好便是举族之祸。

最关键的是,魏王想除掉他也不是没有动机。

无论魏王亦或公孙喜,面对漫天飞舞的谣言,一时之间真假难辨,无所适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