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大人,您说什么?五儿他怎么了”萧老夫人一惊而起,脸色已经变了。
安老太爷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只是这事情实在太大,大到了他也是心惊肉跳的地步。
事情到了这步田地,他也不得在隐瞒什么,只与诸人分说一二道:
“李家的家主李华年身为内阁首辅大学士,垂拱朝堂数十年而不倒,满朝文武里如果真有一个人能够在谋略手段上和皇上相比的,想来也只有他了。偏在这个时候搞上一出百官叩阙上书,这是算准了皇上此刻必然要稳住朝廷中枢不能乱,大梁内部不能乱!可是他既能连算到这个,只怕也是瞧破了皇上这明闹储位暗伐北胡的全局,以此人的手段,又焉会对北疆之地不做布置?只需提前猎鹰往来修书一封,那……那洛辰这孩子……”
安老太爷说到这里,话音之中几乎都有些颤抖。
对面的萧老夫人却是猛然间逗前一黑,那北胡使团如今……如今已经是走了将近五十天,任谁也没法追得回来。
那草原之鹰博尔大石号称北胡的一代天骄,多年来即便是对上了萧洛辰之父,号称大梁第一名将的大将军萧正纲也是胜多负少,若真是有心算无心之下的重兵设伏,那……那……
无数血淋淋的场面一下子便涌进了萧老夫人的脑海,猝不及防的大梁将士,一个个倒下的萧家男人们。还有她的五儿……她的五儿,萧老夫人仿佛看见萧洛辰一身血污地在北胡骑士的重重包围中苦斗冲杀,身上却一下又一下地被刀枪添上了一条条伤口的样子。
一时间,萧老夫人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听得身边有人一声惊叫了一声“婆婆”,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与此同时,便在距离京城千里之外的北疆,斜垂的夕阳正自殷红如血。
绵延起伏的长城依旧是静静地矗立在关口上,如巨龙般绵延起伏伸向远方,就似是无穷无尽一般。
旌旗猎猎,此刻不知多少旗帜正排列在了城墙之下,无数的兵将已经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人人弓上弦,刀出鞘,满脸肃杀之意。若是站在烽火台上看,这些方阵正一个连着一个,潮水一般蔓延到了天际,气势之盛,比这巍峨雄壮的长城都不觉有半点逊色。把眼望去,视界之中当真是只剩下了军队。
“兵满十万,天地不显。”这句话但凡是打老了仗的将官们没人不知道。而作为大梁国中头号精锐的北疆军,在寿光皇帝和萧家的多年经营之下早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这个规模。
此次北征大军足有超过四十万的兵力,这几乎已经是大梁军队最为精华的汇聚所在。
数十万大军,此刻却静得没有半点声音,他们在等,等应该在城楼上出现的那个人现身。
城楼之上,军中的见礼之声陡然响起,虽然此刻拜服于地的将领何止上百人,但是那声音却整齐划一的只有一个。
“将军!”
一个魁梧的身影缓缓走来,虽然他的头发已经显得很有些花白,但是他步伐依旧沉稳有力。纵然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皱纹越来越多,但是他的双手依旧拉得开军中最强的铁胎弓。
这个人便是萧洛辰的生父,号称大梁国中第一名将,如今正以降三级之身发往北疆军中效力的前左将军萧正纲。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使团过境到如今,应该整整第十九天了吧?”萧正纲看着远处城楼下的雄壮军容,忽然轻轻地问了一句。
“确实是第十九天,将军所记分毫不差!”站在旁边回答的一名将官乃是萧正纲的次子萧洛启,萧正纲治军之严天下闻名,尤其是对着几个儿子更是督促极紧,便是萧洛启在军中也不敢称他为父亲二字。
“将军可是担心五公子?”旁边一人声音有些尖利地低声笑道,此人正是四方楼里的北疆总管事,此次出征的监军太监皮嘉伟皮公公,若论这敢说话,他倒比那萧正纲麾下的诸般将佐宽松几分。
“皮公公笑谈了,你与萧某都是同在北疆多年共事之人,亦知萧某做派。军中无父子,出征在即,萧某又焉能去考虑那一点点私情!十六天……照那北胡人紧着催促行程,使团差不多已经是该到那草原金帐了!此刻出塞正是最佳,来人,请圣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楼上齐刷刷跪倒了一片将官,萧正纲从身旁的儿子手中接过圣旨,高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我太祖皇帝立朝以来,我大梁国运日兴,煌煌天朝之名振与宇内。然,北疆胡虏素为巨患,数百年来扰我边境,乱我原,勒索岁币,枉兴兵事。逞胡马不义之刀弓,陷百姓害祸于水火。兹有左将军萧正纲,忠于王事,熟于兵伍。行计自贬,原为迷惑胡虏之策也。着其即日起官复原职,拜为征北军元帅,讨北胡诸部之不义,扬我大梁上国天朝之威也!——钦此!”
军中之人多为粗汉,此篇圣旨中的言语也较京中那些发给文官们的通俗了许多。萧正纲中气极足,这一篇圣旨在处已经藏了大半年,此刻终于声音嘹亮地读了出去,城楼下不知道多少人耳中听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