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长史闵振兴道:“殿下,若是他说的是真的,贾芸孝期有个孩子,又跟宁国府贾珍的女人混在一起,何不给荣国府带个话,让贾芸身败名裂。”
靖王道:“怎么写?”
“便写宁国府珍大奶奶在金陵!”
顾青瑞补充道:“夫子庙,柳家巷第八户。”
那长史又道:“把这个住处送到荣国府门口,其他的不必说,让他们自己去查,这样才刺激。
且我们不宜露出太多,否则宁国殿下定会猜到我们,更不能让陛下知道此事,否则王爷的储君之位便难了。”
靖王有些惊恐道:“要是宁国那个小蹄子知道了怎么办?”
“此事绝密,只有殿下,下官,和他知道,不会有人知道是我们。”
靖王点头:“顾青瑞,此事本王会安排好,你只需照闵长史说的办。”
顾青瑞附耳过去,听完后不由得脸色苍白,随后爬在地上磕了两个头,爬起来一溜烟出了靖王府。
靖王看了眼闵振兴道:“事成后,你连顾青瑞也顺便杀了,一同埋了。”
闵振兴道:“下官定帮殿下将此事办的妥帖。”
靖王点头,阴森道:“贾芸啊,贾芸,你这次死定了,怪就怪你坏了本王的事。”
……
九月初十,中午时分,贾芸穿好衣服道:“可卿,我去长安大街寻魏兄,下午不必留饭,晚上回来。”
“好,夫君要是看到什么好东西,可要给我们带一些回来。”
平儿,可卿笑着道。
贾芸点点头出了府门,前往赈灾的大街而去。
想当初他跟魏长风他们一起考试时认识,几年过去,他已经是状元郎,若不是自己当初被贾珍那狗东西反咬,何至于自己请罪去了扬州。
不过他现在过得也不错,随即笑着往长安大街过去。
赈灾的事情即将收尾,但是灾民还是很多,乱哄哄的到处都是。
贾芸寻到魏长风时,他正穿着官袍指挥灾民排队。
见到带着两个随从的贾芸,魏长风倒了茶,坐在赈灾锅的后面,喝茶说着话。
“魏兄,你如今已是翰林编修,多年后便是直入内阁。”
魏长风笑道:“哪里哪里,若是论才华,贾兄才是胜我一筹,可惜是造化弄人啊。
如今你与秦家姑娘喜结连理,我也替贾兄高兴,来,喝茶。”
灾民身后,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慢慢走过,灾民中十几个人拿着空碗不停的拥挤,插队。
灾民很快就爽起来,开始理论。
魏长风看了眼,连忙道:“贾兄稍坐,我去处理事情。”
围在四周的官差也开始向远处乱成一窝蜂的灾民挤去。
这时有个瞎眼老头摸索着坐到贾芸身边,喝着粥,道:“这里有桌子,快过来坐啊。”
贾芸看了眼,也没争座的意思,起身给那些灾民让开,就要站到旁边去。
两个扈从这会儿也帮着去给灾民盛粥,贾芸站在那里看着,这些百姓都是受灾者啊。
“哎呦,大爷对不起。”说话的是个壮年汉子,将一碗粥都撒在贾芸的衣服上面。
虽然躲的快,但也还是沾了不少。
这时有个灾民道:“这位老爷,这棚后面有水缸,您去洗下。”
贾芸看了眼,果然是帐篷后大巷子处有水缸,便没有多想。
走到水缸处将饭粒粘物清洗掉。
转身要离开巷子时,有个汉子从他前面过来,跟他打招呼:“喂,宁海侯贾芸?”
贾芸抬眼看向他,这人怎么知道自己是宁海侯,正警惕的要离开时,一把沙子猛的向他眼睛撒来。
离忙用衣袖去挡,连连退了三步。
紧接着两个灾民挡在他面前。
贾芸感受到有身影过来,左腿重重踢向那人肩窝,将扑到跟前的人直接踢飞了出去。
但身后的人比他更快,只觉一阵棍风呼啸袭来,闷在他脑后,三人连拖带拉丢进马车,马车晃悠悠的离开。
带血的黑色纱帽孤零零躺在巷子。
巷子外的灾民还在拥挤,但很快就散去了。
魏长风回过神时,看向正在帮忙煮粥的两个扈从:“你们宁海侯呢?”
“刚才还在这里。”
“可能是等的无聊,去逛了吧。”
“二爷的帽子!”
…………
“西游卷到现在都没写出来,上次那个阵型不对,明天你就去告诉他。”
“咕叽——”
时值正午,宁国公主坐在府中摸着那只胖头雕。
坐在安静空荡的府中,宁国公主想了想,轻轻叹了口气,走进大殿。
那只白雕也晃着胖身子,跟着宁国公主向大殿走去。
奈何殿门槛太高。
“扑棱棱~”
扑棱着飞过高大门槛后,胖头雕摔了个跟头,又扑棱起来,像只鹅一样摇晃跟在那双长腿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