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心里清楚现在自己手里是个什么烂摊子。
卢植总领尚书台,革除了一些积弊,其中有一条就是卖官鬻爵。
刘备没当家时,感受不到,真正当了家,才知道卖官鬻爵是朝廷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当下土地兼并严重,税赋已经很难收上来了,各地开启州牧制后,更是如此。
朝廷拿不出钱养官养兵,会有更多的人投奔诸侯,这不是喊几句匡扶汉室能解决的。
卢植惩治豪强,没收的土地田产能暂时充盈国库,但后边的日子怎么过,还是个问题。
颍川、陈留沃野千里,一旦稳定了局势,可以源源不断产出钱粮,供应朝廷。
因此,派兵控制颍川、陈留两地,至关重要。
甚至和劝退董卓同样重要。
钟繇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说,董卓那边,陛下应派一人给他一道旨意,让他带兵回去,先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钟繇心里清楚,西园亲军散了,雒阳城十分空虚,外兵硬要进来,挡也挡不住,但还是得去试试。
荀攸听见钟繇的提议,瞬间明白了钟繇是什么意思。
“陛下,董卓毕竟打着勤王的名号,陛下还得派个人,带着圣旨让董卓退兵,如果董卓退了,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他不退,陛下将来也有讨伐他的理由。”
陈群看到两个同乡这么说,心里已经有了计较,刚刚三个人加在一起,都没有说过刘琰,刘琰这么能说,不如让他去董卓阵前传旨。
如此董卓退兵了,是圣旨的功劳,董卓不退兵,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陛下,刚刚朝议,臣观左将军刘琰颇善言辞,陛下不如劳烦左将军去传旨,以左将军的口舌之力,定能退董卓数万雄师。”
刘备心里清楚,董卓是奔着接替何进来的,若是一道圣旨能让他安然退兵,也不用启动朝议了。
这次传旨的人,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朝廷和董卓之间的使者,使者总是有危险的,刘琰脑子不好,他还不想让刘琰涉险。
没想到,刘琰居然正色道:“陛下,臣愿去传旨,劝董卓退兵。”
刘备心头一惊,这是当年的我吗?
刘备问道:“刘琰,说说你的想法,你怎么跟董卓说。”
刘琰已经想了很多计策,终于选了一个自己感觉十分不靠谱地说了出来。
没有别的,无数事件证明,他认为靠谱的计策,都是馊主意。
也许他认为不可行的,反而可行。
“董卓的大本营是长安,我们就派兵奇袭武关,切了董卓的后路,这时候再传旨让董卓退兵,不由得董卓不退。”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惊骇不已,这是什么计策?董卓的骑兵很厉害,他后路这么容易被切吗?
忽然,人群中传来了击掌声,大家一看,是郭嘉。
“彩,嘉以为,此计可行。”
紧接着,郭嘉便迎来了众人鄙夷的目光。
郭嘉今年十九岁,没什么资历,甚至还没有弱冠。
此次能入朝为官,是因为参加了卢植的义勇军,得到了卢植的赏识。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同样是颍川士族。
其他人通过尚书台层层选拔,靠学识策论做了官,和郭嘉不是一路。
郭嘉这会儿还给刘琰喝彩,真是寒了一帮同乡的心。
刘备听刘琰说话,感觉有些乱七八糟,想到刘琰脑子不好,也就没多想,这会儿听到郭嘉喝彩,反而打起了十二分重视。
郭嘉擅长奇谋,他赞同的计策,也许真的可行。
“奉孝,说说你的看法。”
郭嘉拱手道:“武关在长安和南阳的交界处,陛下派兵奇袭武关,有两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