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天地循环,万亿年运行如一。”
“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所以才有王朝不断兴衰更迭。”
“如果放任世家豪族鱼肉百姓,纵使国家强盛,早晚必亡!”
荀彧急道:“世家豪族也不都是鱼肉百姓之人,只要以圣人之言教化,让为上者仁,为下者恭,未必不能打造永世太平。”
刘磐笑了笑,不置可否。
荀彧从刘磐眼中看到了蔑视,一种深深的蔑视。
刘琰军中不知有多少像刘磐一样的将领,他们打心眼里蔑视士族定下的法则。
“刘将军,我累了!”
“告辞。”
荀彧躺好,仰面朝天,心忖该如何覆灭左将军部,将这些心怀异志之人通通杀尽。
如果这些人成势,士族将面临灭顶之灾。
自己建立士族王朝的理想,也将成为泡影。
想着想着,荀彧已经泪如雨下。
为何凡事总是不遂自己的心意。
士族为何做不到足够的仁慈,百姓为何做不到足够的恭顺。
为何如此!
忽然,荀彧瞪大了眼睛。
部曲,必须有一支属于自己的部曲。
士族不仁慈,就杀到他们仁慈。
百姓不恭顺,就杀到他们恭顺。
与其辅佐他人,暗中谋划,蝇营狗苟,不如强大自身,打造一支不败的部曲,靠实力说话。
……
“文若,你竟然受伤了,我该如何向司空交代啊!”
数日后清晨,刘琰和陈群早早来看望荀彧,刘磐在一旁陪同。
“有劳左将军挂念,只是些皮外伤,不碍事的。”
“刘磐,你怎么回事,不知道照顾好荀先生吗?”
刘磐拱手:“左将军,末将只是听从吩咐,让荀先生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
刘琰叹息道:“某也不知道,你作为一军之长,竟然亲身犯险。”
刘琰坐到床边,握着荀彧的手道:“文若你好好休息,新息县现在很安稳。”
荀彧咳了一声:“这里不是前线吗?”
刘磐道:“荀先生,这几天,咱们的大军推进百里,攻下县城七座,直抵汝阴,这里已经成了后方了。”
刘琰拍着荀彧的手道:“新息县万余守军投降,汝南士族全线动摇,文若和磐儿功不可没。”
荀彧拱手:“没有,我只是跟随,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刘琰面带愧意道:“文若,为了减少汝南士族抵抗,某宣称,你加入了左将军部,新息县守军是被你劝降的。”
荀彧急忙挥手:“不是,不是这样的。”
刘琰自顾自说道:“汝南士族看在你这个王佐之才的面子上,纷纷倒戈。”
“这!”
“文若,你好好养伤,此战你是首功,我当表奏天子,给你封侯。”
“左将军!”
刘琰起身拱手:“文若,前线战情紧急,某告辞了。”
“左将军,我……”
“告辞!”
刘琰起身离去,陈群和刘磐一拱手,跟着走了出去。
“左将军!”
荀彧要起身,一下子跌落下床,箭疮崩裂,昏了过去,临昏迷前,吐出一句话。
“士族将亡,荀彧,罪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