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安西军前期的所有努力,都会随之付之东流。
甚至,五州之地,也有可能会落入西贼与大宋的手中,安西军根本就输不起。
李玮有不是脑残,自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迫不及待的想要修筑好兰州城:
“西寿保泰军司那边,以及西贼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咱们只要守住兰州地区,就可以继续向西开拓。”
白明虎一脸的苦涩,他也想守住兰州地区,可一旦安西军主力离开兰州地区,那让他拿什么去守:
“郎君,西贼兵多将广,咱们必须得把他们打疼才行,不然,咱们安西军根本就抽不出身来。”
西贼的威胁太大,就连大宋与辽人都被西贼折腾的没脾气,西贼这“西北平头哥”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
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秉性,已经刻进了西贼的骨子里。
也就是李玮的横空出世,才让西贼在措手不及之下,接连吃了这么多次的暴亏。
可就西贼的那些野蛮人,怎么可能会咽下这口气,他们必然会与安西军进行一次大决战。
白明虎一直都是准备着,其实不只是白明虎,安西军上下,都在准备着与西贼进行决战。
只有李玮,目光一直都在盯着河西走廊与西域,甚至,还有闲心想要大肆修建兰州城。
不管安西军接下来如何走,西贼永远都是绕不过去的绊脚石。
安西军一切以军事优先,钱粮就是要拿来当军费的,不然,难道把钱粮拿去当赔款不成!
他李玮可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安西军与西贼之间,必定要有一场大战,李玮对此,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
“不但要打疼他们,还要从他们身上狠狠撕下来一块肥肉,如此,咱们才能有时间向西开拓。”
…………
就在李玮带着安西军,以及大批人口与财货回兰州的时候,秦州城这里,同样非常热闹。
风尘仆仆,甚至脸上还带着血口子的王渐,带着宣旨队伍,终于到了秦州城:
“你们说说,咱们汴梁都春暖花开了,这大西北,怎么还怎么冷呢。”
跟随在王渐身边的宦官,立马附和开口:
“都知,西北苦寒之地,自然是无法与咱们汴梁相比的。”
本来,来秦凤路宣旨的事情,礼部的官员就可以,根本就用不到内侍。
更何况,还是王渐这种赵祯身边的大宦官。
可赵祯不放心秦凤路这边,或者说,是赵祯根本就不放心李玮,这才让王渐过来看看。
如果李玮在秦凤路太危险,赵祯就会直接把李玮叫回汴梁,反正李玮来秦凤路,也是赵祯的决定。
西北大战连连,李玮这个不省心的,更是每每冲锋在前,每战必身先士卒。
汴梁的朝堂之上,对于大西北越来越关注,就连政事堂与枢密院,这次也是专门派人来到秦州,就是要时刻关注着西北的战事。
赵祯一朝,像这样规模的大战虽然也发生过,可如此连战连胜,捷报频传的大战,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刘沆与田况的声望,更是扶摇直上。
这不,在多方角逐之中,刘沆再次一骑绝尘,将失去的末相宝座又给抢了回来。
大宋文风鼎盛,可武功……那可真的是一言难尽。
像刘沆与田况这样,实打实的战功,在文官士大夫集团之中,绝对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刘沆与田况二人,“知兵”这个头衔,在大宋,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两人一时风头无量。
就连韩琦,都是懊悔不已。
老韩那个后悔啊,据说,现在老韩天天晚上都在研究地图,书房里更是堆满了各种兵书。
在枢密院里,老韩更是天天召集部下一边研究探讨西北战事,一边催促物资输送。
安西军在大西北攻城略地,结果枢密院的物资却迟迟不到位,这不是在打他韩琦的脸吗。
为了物资的事情,韩琦的咆哮声天天在枢密院里回荡着。
末相的位置被刘沆夺走,如果西北的战功再与自己无关,这让一向好面子的韩琦如何能接受。
如果不是赵祯拦着,韩琦早就跑到大西北来了。
这不,在王渐来秦州的路上,他又碰到了报捷的军士,西贼的卓罗和南军司,竟然都被安西军给打了下来。
本来还慢悠悠的王渐,顿时就坐不住了,这才紧赶慢赶,终于到了秦州城。
大宋文官士大夫集团,不但对于武人极度警惕打压,对于宦官,同样没有任何好感。
在城门处,秦州府衙,只是派出了几个小吏来迎接王渐,一个文官都没有出现。
王渐见此情况,脸色非常难看,却又不得不忍住怒火。
没办法,现在的秦州话事人,是刘沆这位大佬,他王渐惹不起,只是理都不理那些小吏:
“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