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发兵南征
北伐攻元的事情张平安没去参与讨论,在张平安看来,历史上的朱元璋仅派徐达领兵二十五万就直达天津、进占了通州甚至直逼元大都,此时派了五十万兵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因此,张平安便以思索南伐方国珍的战略为由,先行离去了。
对于两万大军直取方国珍,张平安心里是有几分把握的。
据史记载,方国珍能在诸多势力互相碾扎的环境下,依旧坚挺到今天,甚至在大明建立后依旧能拜在朱元璋麾下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应天,原因就突出了一个字:“怂”。
而且在怂的同时,方国珍还贪!
当然,这里的“贪”并不是“贪”污一类的,而是贪图好处。
方国珍实力是有的,起兵初期,方国珍只是海上一支平平无奇的流寇,当时蒙元朝廷派朵儿只班率军征讨,结果哪曾想朵儿只竟然战败了,而且朵儿只更是被方国珍所活捉!
但机智的方国珍抓住在朵儿只后却并没有杀了朵儿只,而是让其请命于元朝,授方国珍为定海尉,方国珍借机依附蒙元朝廷。
毕竟若是杀了朵儿只,便意味着方国珍和蒙元朝廷不死不休,而放归朵儿只,不光不用和蒙元结仇,还平白得了官方的授职,可谓贪怂两开花。
但做了定海尉之后,方国珍又开始贪了,觉得哥们什么实力,凭啥一个定海尉就把我摆平了?
于是,方国珍又反了,率兵直接进攻温州。
蒙元朝廷一看,哟你丫还挺能折腾,于是再度以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督军前往征讨,可谁知道又兵败被捉了!
方国珍故技重施,又没杀孛罗帖木儿,元朝只得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再次招降他。
此时恰逢汝、颍之地兵起,蒙元朝廷便直接授方国珍为水师都督,替元朝招募水师防守长江。
这自然是个好差事。
但没错,这货招着招着,又反了……
当即,方国珍设计诱杀了台州路达鲁花赤(元官职名)泰不华,率领招募的水师逃到了海上,继续当海盗兴风作浪。
可当了一段时间海盗后,方国珍又起了小心思了,这货又想当官了。
但反复无常这么多次,方国珍也担心蒙元朝廷不信任自己,于是派人潜至京城,贿赂朝中权贵,允许他投降。
方国珍的计划再度成功,蒙元朝廷再度授了方国珍为徽州路治中。
但方国珍不干了,为啥?这官职小啊!
我来来回回折腾这么久,就给了我个治中的官衔?
于是,方国珍又双叒反了,当即率兵攻打台州,这回直接把台州给打下来了,元朝这下终于急了,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招降他,方国珍这才投降。
这次方国珍老实了许久,元朝眼见方国珍安稳了,便将其晋升为行省参政,参与平叛张士诚,有着蒙元朝廷应对张士诚主力,方国珍七战七捷!
张士诚一看,方国珍这货明明实力不如自己,却靠着蒙元朝廷混得风生水起,于是也有样学样,向蒙元朝廷发起投降,方国珍这才停战退兵。
因此,张士诚对蒙元朝廷蛇鼠两端的根源,说起来还得从方国珍这边数过来……
面对这么一个一面刻着“怂”字,一面刻着“贪”字的人,张平安自信还是有把握对付的,怂,就给其展现己方的硬实力;贪,就许诺对方一些好处。
因此,张平安所谓的南征,与其说是去打仗的,倒不如说是去威逼利诱的。
法克炮制其“怂”,再许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制其“贪”,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不怕对方不降。
至于方国珍投降后因为“贪”字再度反复无常,这倒无所谓!
只要稳住对方一段时间,等到北上伐元的大军功成,到时候天下大局已定,方国珍就算想反复横跳,也得考虑值不值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