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名传天下
李玉继续拍马逃离,此刻,他也顾不上爱惜马力。
他不敢保证杨林和隋军会不会跟上来。
等到离了远了,李玉发现追兵未至,这才松了口气。
等到这一口气松开,李玉只觉得浑身酸痛无比,提不起任何力气,直接从马上跌落下来。
此时已经黎明,远处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
李玉费力将背上的单禹松开,拔出插在尸体上的流矢,然后这才彻底躺在地上,喘着粗气。
这一个多时辰的战斗和奔逃,真的快将李玉掏空。
就在李玉筋疲力尽躺在地上的时候,杨林已经解散队伍,独自来到皇宫面见杨坚。
杨坚自从被内侍叫醒后,便一直未睡。
与此同时,高颎、伍建章、贺若弼等文臣武将,还有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等都已经身处皇宫。
“靠山王,逆贼可曾擒拿?”
看到杨林进来,杨坚便出口询问,对于和自家皇权做对的,他都没有好感。
“启禀陛下,未曾擒拿!”杨林摇了摇头。
闻言,杨坚不以为意道:“杀了?那就罢了,就和之前那个刺客一起悬挂城墙上吧!”
杨林表情有些尴尬,虽说他资格很老,可也不敢让杨坚误会,连忙解释道:“启禀陛下,臣杨林无能,此贼自称李江河,武艺实在高强,臣不是对手,只能任其逃离。”
听杨林所言,众人俱都大惊,对于他的武艺,所有人都很清楚,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那至少也是罕见敌手。
可如今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江河给击败,更何况,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也能明白李玉在和杨林打斗前,精气神也定然有所损耗。
“那靠山王可知,这个李江河是何路数,咱大隋的京城也不是这等草莽之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地!”
高颎作为大隋宰相,何时何地,都要为了大隋的声誉和李玉着想。
“没错,必须严查此人身份,向全国撒下海捕文书,定然不能放过这个李江河!”其余文臣武将也都出口附和。
至于杨勇和杨广兄弟俩,年纪不大,还没有他们说话的地儿。
杨林点了点头,回答道:“这个李江河自言乃是齐州人士,此地归复时间未久,故而需要点时间,至于之前那个刺客,到现在也没查出身份,这两人一个比一个厉害,可惜不能弃暗投明,不过我相信不管是谁,只要和大隋作对,我一定让他们粉身碎骨!”
“善!”众人纷纷赞同。
杨坚也总算缓和了表情,他虽然生气,可其实对单禹和李玉这两个人并没有太过介意。
杨坚有自己的自信,即便再恼怒有人反抗,可是打心里却并不认为仅仅这两人就能成事。
他表现出生气的样子,要的其实就是一个态度,而杨的话总算让他欣慰。
“不愧是我大隋的靠山王!”杨坚对杨林更加满意了,又看向杨勇,想着这可是自己给未来的继承者所留下的肱骨之臣。
不过杨坚眼角瞥向一旁的杨广时,内心不由一暖,这个儿子从小就很懂事,才能也不错,举止表现也和自家相似,明显更让自己喜欢。
可惜…
杨坚内心微微叹了口气。
将李玉抛开脑后,杨坚扫了眼群臣,这些都是他将来赖以统一天下的依仗。
而杨坚之所以将众臣聚集于此,自然不是为了对付李玉,单单一个李玉,哪怕实力真的天下第一,也丝毫没让杨坚放在心上。
个人的实力再强也没办法和政权相碰,如果碰了,那么就只剩下粉身碎骨这一个结果。
杨坚道:“我大隋已立,如今最要紧的就是早日一统天下,其他的小国随手可灭,只有南陈需要费些功夫,时机虽说未到,可也需要现在作准备。”
说完,看了眼竖耳倾听的众人,继续说道:“贺若弼!”
“臣在!”贺若弼应声道。
“朕命你为吴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广陵,为灭陈作准备!”
“臣领命!”
“韩擒虎!”杨坚继续点将。
“臣在!”韩擒虎应声而出。
“朕命你为庐州总管,镇守江北要地庐江,作灭陈准备!”
“臣领命!”
连续下了两道任命,杨坚便停了下来。
其余人也不着急,现在还没到灭陈的时机,如今任命两员大将,只是提前应对。
至于没有任命他们,自然是留作他用,大隋的敌人不仅仅只是南陈。
果然,杨坚再次扫视了一番众人,继续说道:“其余人各司其责,建设大隋!”
“臣等领命!”
此刻,杨勇的心里无所吊谓,毕竟他也知晓,自己身为储君,杨坚不可能让自己领军外出征战。
而杨林虽说是宗室,但毕竟不是杨坚的儿子,所以这灭陈之战的最后统帅想必就是自己弟弟杨广了!
而杨广也想明白了这点,虽说他才十三岁,可是心中的志向一直都是跳过自己哥哥,成为大隋王朝的二世之君。
如今这灭陈之战的统帅,自己一定要争取到,而且也只能是自己。
如果现在灭陈,那么杨广可以不用考虑,但是等到数年后灭陈,自己也能成年,借此功劳,定然一飞冲天。
另一边,李玉躺了好一会儿,总算恢复了些力气。
而这时候,马匹也已经恢复了一些。
李玉没敢耽误,杨林虽然退了,可是大军依旧在追捕着自己。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李玉又饿又累,重新背起单禹的尸体,骑着马朝着一些小路而去。
就这样,随着李玉的谨慎,他完美避开大部队的搜查,饿了就射杀一些野味,好在冬天干燥,柴火燃的很快也很旺,没有什么烟雾。
等到吃完,就将骨头和灰烬一起掩埋,清理好现场。
至于单禹的尸体,李玉也已经找了个面朝长安的地方,就地掩埋。
现在是逃命模式,如果一直背着尸体,很不利,他的目的就是收敛单禹尸骨,入土为安。
埋在哪都可以,如果活的那一定会想办法带回去。
当然,墓碑没敢立,担心隋军搜查到之后进行破坏。
只能等到将来打进长安或者大隋放松了追捕之后,再重新安葬单禹了。
几天后,李玉总算彻底逃出了隋军的包围圈。
他没有急着回潞州二贤庄,因为他不确定隋军是否能够锁定自己,别到时候给二贤庄带去灾难。
李玉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南陈。
要想完美避开隋军的追捕,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他的势力范围。
只要离开了大隋国土,杨坚再强势,也管不到自己。
等到南陈灭亡,还得有些年头。
等真到了那时候,不知道杨坚还记不记得自己。
在李玉逃亡的时候,长安城的隋军已经顺藤摸瓜,找到了他当时落脚的那个樵夫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