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割据
由于李玉的谨慎,加上其主动要求,所以除了杨广等人,世人并不知晓他之前帮助过杨广。
就这样,随着宇文智及以及随行人员的死去,李蓉蓉也在治疗后,于秦叔宝的住处安顿了下来。
李玉知道,这两人便是隋唐英雄传这部剧的男女主角了,也乐得成全他们。
至于李蓉蓉以后和宇文成都的交集,只怕也不会再有机会发生了吧。
京城,随着宇文智及数日没有消息传来,宇文化及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时,他又收到消息,自己外甥,伍魁和伍亮兄弟俩触犯军法被斩杀。
如此,宇文化及猜测宇文智及只怕是凶多吉少。
没有犹豫,宇文化及连忙找到杨广进行告状。
此时,杨广正在和嫔妃们捉迷藏。
“陛下,您可要为老臣做主啊,老臣的外甥被杀,弟弟失踪,一定是李江河所为,他这是要造反啊!”
甭管李玉是不是要造反,宇文化及这么告状准没错。
果然,内心敏感的杨广立刻挥退嫔妃们,勃然大怒道:“这个李江河,刚上任就给朕惹这么多事,宇文化及,你立刻让宇文成都前去捉拿李江河!”
杨广由于是弑父即位,且有了李子通这事儿,加上如今天下都在传自己的坏话,所以最听不得有人和自己作对,更何况可能存在的造反。
可是宇文化及却没有应下来,毕竟李玉乃是天下第一,而且现在潞州乃至七州都是他的地盘,如果李玉真的造反,派谁去都是没辙。
要知道,宇文成都可是自己的宝贝疙瘩。
“陛下,如今李江河掌有七州之地,军民数百万,成都资历尚欠,不如让靠山王平定李子通后,直接领兵讨伐!”
宇文化及还是抱着之前的打算,坐山观虎斗,让杨林和李玉互相消耗,两败俱伤,如此,让宇文成都留在长安,这样,既安全,又可以继续掌管长安军事。
然而,杨广到底还有些头脑,或许是听到李玉治下百万军民,也是迟疑起来。
“宇文爱卿,这李江河真的造反了?”杨广死死盯着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丝毫没有紧张,在他眼里,杨广根本不可能怀疑自己,毕竟他宇文化及可是杨广最为信任的大臣。
宇文化及道:“陛下,老臣的两个外甥在冀州为将这么多年,一直都平平安安,为什么李江河一做了这七州大总管,他们俩就被杀了呢?不就是因为伍家兄弟心向朝廷?更何况,李江河不止杀了臣的外甥,还有各州好些个大臣,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再说,宇文智及乃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兵部尚书,也是受陛下旨意,前去潞州公干,可如今也是生死不知,毫无音信,陛下,您是了解智及的,他可是极为忠心陛下的,不可能这么些天都不会没有消息传来,定是被李江河给杀了!”
闻言,杨广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时,宇文化及再次说道:“还有,陛下,您忘了之前先帝做的梦和那几句童谣了吗?”
瞬间,回忆涌入杨广脑海,虽然那几句童谣乃是他们为了对付李浑和李渊所编造,可是这也是有杨坚的梦境为依据,并不是胡编乱造。
加上这童谣如今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杨广也不可能不打自招,说这些都是假的,如此,一旦李玉造反,那么世人可能还真的会相信。
于是,疑心疑鬼的杨广也不再犹豫,下令道:“立刻传旨靠山王,一旦平定李子通,就领兵前去潞州,给朕将李江河缉拿归案!”
“陛下圣明!”
另一边,杨林正率领自家几个太保,以及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寿州城下。
对于正式扯旗造反的李子通,杨林是欲杀之而后快。
对于任何想要扰乱杨家江山的叛臣贼子,杨林是一个也不会放过。
只是杨林心里清楚,李子通之所以造反,而且是仅凭这寿州一地就去造反,那都是被杨广这个大隋皇帝给作的。
可是这并不能作为李子通造反的理由,哪怕你再委屈,也得受着。
更何况,他还姓李。
对古人来说,这些传遍大江南北的童谣谶语之类的,就是预兆,也被他们所相信。
李子通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可他很明显不是杨林的对手。
他只是个农民起义军,手底下也只是一些没怎么受过训练的民兵,虽说拥兵数万,可是又怎么能敌得过杨林麾下十万正规军呢?
加上李子通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还出城野战,甚至杨林都没有出手,就被其麾下义子斩于马下。
至于剩下的人,自然再也折腾不起来,很快,大业年间第一次起义就这样草草收场。
就在杨林还在收尾之际,杨广的圣旨也到了。
当收到让自己去讨伐李玉的旨意后,杨林也有一瞬间的懵逼和乏力,实在是李玉不像李子通这般好收拾。
李子通不管怎么说,也只是个泥腿子,自古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农民起义成功过。
可李玉不一样,他掌有七州,虽然之前也是草莽,可二十年下来,早就锻炼成一方大将,既然敢造反,那么自然是有所准备了才是。
如果李玉真的反了,那对大隋来说,只怕是凶多吉少。
如今要确定的是,李玉是不是真的反了?
毕竟,对于杨广这个皇帝,杨林也抱有一丝怀疑。
于是,杨林一边整军,一边派遣手下前去潞州打探情况。
潞州大总管府,李玉正在打量着手中的情报。
这情报正是说了杨广让杨林讨伐自己的事情。
李玉虽然早已经有了反心,可也不会现在就扯旗造反。
虽说他如果现在就造反,凭借如今的实力,也不一定就会失败。
但是就这样打下去,只怕和大隋也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而且容易造成生灵涂炭。
到时候民心尽失,别被其他的野心家摘了桃子,那就丢人了。
所以李玉还是向杨广上了奏折,向其说明了一下情况。
伍魁伍亮两兄弟的确是触犯了军法,至于什么军法,随便捏造一个就是。
接着又解释了宇文智及的事情,李玉表示宇文智及的失踪和自己的确没什么关系,他是在郊外一家店里被贼人阻击,如今不知所踪。
不管杨广信不信,李玉的态度放出去了。
而且李玉也不是要杨广信,只是给他一个台阶下,准确的说,是给靠山王杨林一个台阶。
李玉知道,杨广是个昏君,容易暴怒,可是杨林还是很理智的。
杨林应该知道自己的实力,也明白现在不是和自己开战的时机。
如果换成杨坚是皇帝,大隋上下政通人和,那么仅凭李玉这七州之地,大隋齐心协力之下,自己必然难逃被灭的下场,哪怕将这七州打烂了,大隋也能狠的下心。
可是谁让这皇帝换成杨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