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明显让余教授有些意动,“那亏本怎么办?搞这么贵的机床,还生产这么多,万一入不敷出,我们可是要兜底的。
用筹建的煤气罐厂举例,背后可是一千五百个家庭,人家干的好好的,结果工资发不出,不闹事才怪呢。”
侯楚道:“销路我来想办法,不会亏本的,再不济也能保本.......而且现在是一千个家庭了,我不打算招这么多。”
“嗯,知道了,这东西的确很重要,我马上打专线组织论证。”
其实侯楚有一点没说,八级工制度非常好,但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无奈之举。
要想更快的推进工业化,就必须用机器代替人,如果数控机床暂时搞不出,可以搞设计的专用机床,用大规模生产去弥补成本。”
当然,他也没想一朝一夕就去改变,这种东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慢慢的潜移默化去影响,而这一切,都要从做出成绩开始。
.......................
次日,一机部大楼,一间装修的很朴素的办公室里。
侯楚正拿着论证好的图纸找到分管轧钢厂的匡老爷子,刚敲开门,诧异的是,杨厂长也在,两人正围着一份计划方案都在讨论着什么。
“小侯也来了,我猜猜,和小杨一样,也是为了方案来的吧。”
“是的,厂房主体施工的很快,才一个月,就已经完成大半了,可产线竟然还确定方案,我也着急上火呢。”
杨厂长给侯楚找了个凳子,眼睛却始终往他手上资料的方向瞥:“小侯,你的方案是不错,可是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你说对不对。”
侯楚摇摇头:“用什么方案,要看上面的意思,恕我直言,别看伱是厂长,可我不怕你,哪怕是天王老子来了我都要辩一辩,我的想法很简单,单单纯纯把事情做到最好。”
这话呛的杨厂长脸色一阵通红,奈何知道侯楚的性格,不是在针对他,只能苦口婆心的劝道:
“多解决500个招工,还用不了这么多设备,最后建造成本也下来了,万一以后风向不对,小船也好掉头........”
杨厂长顿了顿,又道:“我们不富裕,用穷办法解决问题最好,用小钱办大事,不是你最喜欢说的吗?”
“我是喜欢说用小钱办大事,可这只是权宜之计,最后还是要为子孙计,用大钱办更大的事;
我知道我的方案成本高,招工还少,但是出厂价格,还有生产效率都有保障,更别说还考虑到了劳动保护,工人休息。”
侯楚在位置上坐下,把方案递给了一旁思考的匡老爷子,补充道:“余教授已经组织专家论证过了,不合理的部分已经修改,您看看方案。”
匡老爷子是行家,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脸上的凝重之色却越来越深。
无非就是两个方案,一个是土办法,尽量多用人,少用专用机床、设备,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行。
有个操作台,配点工具,最多时间久一点,良品率低一点嘛,比如回火设备,用旧设备改造可是很省钱的。
虽说一次性只能回五个,可多花点时间就行,大不了组织工人两班倒。
侯楚那边的方案则是用了很多半自动机床,还要搞专门的生产设备,比如消除参与应力的回火设备,
请专家设计的是一口气回火30个,不过也有缺点,价格高昂,回本周期长。
甚至喷漆,也要找人重新设计一种专用的喷漆壶,光开模钱都不少,更别说专用的静置室之类的。
他还强硬的要搞劳动保护,从穿什么作业服,到作业区的划分,耗材的使用,甚至上班多久休息多久都有安排。
这些东西在这时期的人看来就是徒增花销,中看不中用,不如给工人发点钱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