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二八大杠难道不能卖到非洲吗?他们有个支柱产业就是香蕉,但是怎么把香蕉从农村的产地,运到城市的集散中心?这里面有个最后一百公里痛点。
火车?他们暂时还没有,汽车?他们买不起不说,路况还很糟糕,容易趴窝,百公里内用这个也不划算,只要找准市场,比国内价格高80%应该不过分吧?”
侯楚说的是每天骑着自行车拉几百斤香蕉的非洲人,他们主力交通工具就是二八大杠。
为啥呢?汽车买不起,还要烧油,这种重型载重自行车符合当地糟糕的路况,而且价格比西方的产品更有优势。
虽然这时期的外贸一直被限制,但实际上没有断绝的,只是说出厂价格高,加上运费后就没有了优势。
如果能用后世的规模效应,用物美价廉的产品找到市场,就能在六十年代赚到钱。
载重自行车只是举例,这些东西方案里都有介绍,侯楚又细细的讲了一遍。
无非就是些后世八九十年代承接产业转移、给产品找市场,做世界工厂的做法。
只不过考虑到了现在复杂的情况,做了些适配,比如只卖给信誉良好的友好朋友,甚至分出一部分利润给他们,让他们做这个产品流通的中介。
果然,讲了实际案例,很多人的兴趣就被勾了起来,毕竟涉及到赚外汇,再不济也可以换资源回来,一轮又一轮的咨询,把侯楚嗓门都说冒烟了。
会议室人一直讨论到天黑,他组织了一轮休息,正在走廊上美美的喝上一杯茶水,却被会务员叫回了办公室。
侯楚还以为有其他问题咨询,却发现大领导上前帮自己整理了一下仪表:
“我是代表一机部和四机部来宣读任命的。”
任命?听语气还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么郑重,这是要任命啥?
侯楚心潮澎湃之余也有了些疑惑,要是就任命一个车间主任,或者一个工程师应该没必要搞的这么大费周章。
大领导见侯楚疑惑的样子,还以为他在思考四机部的事情,解释道:
“暂时还在纸面上,你可要保密,本说明年三机部把电子工业划出去,搞一个四机部,可你搞来了计算机,所以这东西提前成立了。”
高性能计算机可是能促进行业发展的,侯楚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您放心,我嘴巴很严。”
“你担子很重,如果能证明可行,就意味着工业发展有了另外一个新的方向,到时候你就是最大的功臣。”
大领导拍了拍侯楚的肩膀,又道:“我可是顶住压力,才要到了这个任命,好好干,我等着你出成绩。”
侯楚也整了整衣领,严肃回道:“是,保证完成任务!”
匡老爷子乐呵呵的递过来一份任命书:“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兹委任侯楚同志为轧钢厂煤气罐厂的代理副厂长,主管技术业务,即刻生效。”
侯楚有些诧异,没有接过任命,谦虚道:“我年龄和资历都很浅,要不要重新考虑下人选。”
大领导回道:“不用,年轻正好,有冲劲,我们需要的就是你这样有冲劲的干部,当初我们会师的时候,22岁的jun长都有,现在21岁的代理副厂长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