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产线投产
产线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李易忠灰溜溜走后,厂里几十个技术骨干,加上侯楚这个挂名总工,花了好几天,组织上百名工人,通了几个宵,才把设备才安装起来。
大领导直接领着人,在产线转了几圈,万能夹具,全自动回火炉,还有半自动焊接台、各种专用机床可以说是让众人目不暇接,大开眼界。
明明可以用手工的环节,非要用上机器,比如半自动焊接台,以前工人趴在地上,手把手固定住,能焊好就行,哪里会考虑到工人弯腰累不累,误差是不是太大。
反正糊弄一下,将就能用就行,因为是计划的,下游的购买企业也只能捏着鼻子接收了,而且该付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为啥呢?因为产量就这么多,你不买,别人抢着买,大家都在考虑买不买得到,而不是质量和美观问题。
可现在,直接用夹具,半自动旋转埋弧焊,提升了效率不说,因为数值都固定好了,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可侯楚仔细转了一圈,却不是很满意,和后世一对比,只能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
以新乡某个钢瓶厂为例,三百人能年产六十万只,侯楚这里一千人,年产量才30万只,没有自动埋弧焊机不说,中频感应炉大家更是听都没听过。
侯楚的失落自然瞒不过一直观察着的杨厂长:“怎么,还不满意吗?这已经是工业奇迹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按你的想法,居然能生产的这么快,出厂价格这么低.........早知道当初就不和你竞争方案了!”
他没有回话,只是走到产线的末端,开始指挥起了第一次生产。
从目视工人冲压,到焊接和组装,他还亲自在水池中测试了气密性,发现没啥大问题,抬起半成品给众人展示了一下。
不展示还好,一展示就像捅了马蜂窝窝,各个石化公司、煤气站,像是嗅到了鱼腥味的猫,都团团围住了侯楚,美名曰研究学习,实际上就是来打听订购的事情。
这可是全国首家专业煤气罐厂啊!年产能就这么多,还要供应全国,要是晚几步,没订上货,那回去可是要吃挂落的。
都顾不上找计划委员会要生产计划,全部想要预付定金,然后让煤气罐厂预留产能的。
伱一言我一语,直接就把煤气罐厂未来半年内的产能给包圆了,把杨厂长乐的合不拢嘴的不说,也把四周围观职工乐得够呛,不怕订单多,就怕没订单做啊。
只是侯楚看着几家落寞的科研单位,说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话:“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怎么不订钢瓶?”
一个胆大的技术员回道:“我们不像工厂,有自己的小金库,我们预算按年度的,批个设备要好几个月甚至一年........您也知道,好多化学品需要这类钢瓶存放,毛熊货贵不说,还不好用。”
侯楚仔细打量了一下几人:“噢,搞科研的啊,我做主送一些给你们,以后要是委托你们帮忙研究什么东西,可不能推诿,毕竟钢瓶价格可不便宜。”
“一定,一定,侯副厂长,谢谢您!”
“谢谢啦,侯厂长!”
............................
钢瓶厂试生产后,加上源源不断的订单,可以说是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