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祥跟着赵方林,来到芳菲服饰的港岛总部。
芳菲服饰背后虽然有赵方林这样的金主,但是他其实并没有投资,前期投入全部来自梅安蒂。
赵方林虽然能够直接给芳菲服饰安排生产总监,但靠的只是和梅安蒂的私人关系。
芳菲服饰目前,梅安蒂是占股80%的控股大股东,刘培基没有出资,以自己的设计能力,占股20%。
芳菲服饰成立至今,也要三四个月了,第一批版型已经确定,交付代工厂,正在紧锣密鼓的生产。
首批开设在港岛、宝岛、新加坡、京城、沪海、羊城的六家旗舰店,也在进行开店准备。
开店的事情,有专人负责。
芳菲服饰的名头要打出来,没什么难度。
只靠大股东梅安蒂一个人的名气,就足够给芳菲服饰带来第一波流量。
但是要想留住流量,站稳跟脚,关键还是产品的质量。
正是因为这一点,赵方林才做主,请陈柏祥来担任生产总监,全权负责服装生产,严控产品质量。
陈柏祥在芳菲服饰走马上任,立即不辞辛苦,亲赴代工厂,调研生产情况。
赵方林用人不疑,把他送到芳菲服饰,和两位股东打过招呼,就不再管后面的事情了。
赵方林现阶段,工作重心,还是在TVB的业务梳理上。
TVB此时,旗下主要就是翡翠台、明珠台两个免费频道。
翡翠台交给方女士主管,节目维持原样。
赵方林入主TVB之后,改革的重心,放在明珠台上。
首先就是和亚视中文台一样,上星播出。
在此之前,TVB董事会受到亚视中文台上星播出触动,也曾有意推动TVB上星,不过在论证了收益率之后,最终放弃。
赵方林对TVB的规划,和六爷执掌的董事会截然不同。
亚视前面几年,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港岛本土的收视率竞争中,反超TVB,更是在对外推广上,领先一步,如今已然是全亚洲收视覆盖范围最广的华语电视台。
TVB明珠台现在才跟上脚步,上星播出,已经落后了。
但是,TVB多年的积累,不是白干的,换了赵方林这个眼光超前的掌舵人,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
赵方林对明珠台的改版,没有像亚视国际台那样,全盘改成中文台,摒除一切英文节目。
明珠台仍然保留了两档英文新闻节目,不过播出时段,调整到了垃圾时段,播出时长也有所消减。
在《跑男》尚未制作完成之前,赵方林增加了明珠台原有的,播出经典电影的时长。
TVB背靠邵氏电影公司,有近千部电影储备,不缺电影播。
赵方林还在与其他电影公司接触,批量购买电影版权。
首选目标,自然是嘉禾电影公司。
嘉禾电影公司,在70、80年代,是港岛影坛,仅有的能和邵氏电影公司打擂台的。
近几年,随着港岛影坛的蓬勃发展,嘉禾电影公司也呈现出后继无力之势,拍摄的电影数量和票房,都明显下滑。
港岛影坛进入到黄金时期,对嘉禾电影公司这样的老牌公司而言,算不上好事。
因为热钱的涌入,让嘉禾电影公司的老资格,失去了相应的吸引力。
要是没有大哥成的威禾电影公司撑着,嘉禾电影公司说不定也会步了邵氏电影公司的老路。
但是,因为赵方林是以邵氏电影公司的名义,去与嘉禾电影公司谈版权收购事宜,被嘉禾电影公司直言拒绝。
邵氏电影公司和嘉禾电影公司斗了几十年,恩怨无数,不是老一辈年纪大了,说和解就和解的。
而且,嘉禾电影公司方面,看亚视上市、股价飙升;TVB易主,股价飞涨,实在眼热。
这两年,港股上涨势头确实好,尤其是今年年初,老人家南巡讲话,强调了开放的重要性,坚定了开放的信心。
港岛作为华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市场反应热烈。
港股恒生指数,从年初的4300点,到5月初,已经涨到了4800点,足足涨了500点。
市场形势一片大好,让嘉禾电影公司,也生出了上市的念头,想要到港股市场搅起一番风雨。
嘉禾电影公司多达六七百部的影库,没买过来。
赵方林也不气馁,从其他小电影公司,挑挑拣拣,买了几十部经典影片的版权。
他手里握有前面增发股票募集来的10亿港币资金,TVB财务状况良好,暂时不需要大手笔投入,这些资金也不能躺在户头上,静等贬值。
赵方林就转拨出一笔款项,去米国,购买电影、电视剧的播映版权。
米国方面对电影、电视剧的海外播映权,此时还不太重视,让赵方林捡了不少便宜。
赵方林同时,还大手笔的,面向整个港岛娱乐圈,和所有能叫得出名字的港岛明星,签订肖像权协议,以白菜价,买到了大多数港岛明星的肖像权。
后来又追加了宝岛明星,以及内地刚刚才出现了苗头的明星。
这个时候,明星对自己的肖像权,还没有什么概念。
像大哥成、哥哥张、梅安蒂这样的天皇巨星,一年的肖像权,10万港币就能拿下。
风头正劲的“四大天王”,肖像权反而要高一些,但是一年也不过20万港币。
赵方林一签就是10年!
单是肖像权授权费,就花出去了一两亿港币。
如果不是赵方林是TVB的控股股东,在TVB董事会大权独揽,其他股东见他这钱花得如此莫名其妙,非吵翻了天不可。
赵方林回过头,就先推出了一个“四大天王”的年历。
虽然这个时候,已经是5月份,不是年历的销售旺季。
但是,“四大天王”如今在华语娱乐圈,人气如日中天,影迷歌迷无数,单靠粉丝经济,这款专属年历,就不愁销路!
不要看年历单价不高,但是销售量要是多了,盈利前景也十分宽阔。
明星年历,只是赵方林对肖像权开发的牛刀小试,今后还有无数的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