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资产配置
公司上市,一直是一个集体造富神话。
这一点,在之后的网络时代,体现得最为明显。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互联网领域,将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批量制造亿万富豪的重镇。
1993年,互联网已经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处在起始阶段。
目前,互联网上市公司,主要还是硬件公司,诸如苹果公司、戴尔公司之类。
即便是以软件为主的微软公司,盈利来源,也是售卖软件,具备一定的实体经济色彩。
港岛作为“亚洲四小龙”,本来拥有发展互联网产业的优秀基础,但是港岛的富豪阶层,却没人具备这样的眼光。
哪怕是后来,李超人的二儿子,在港岛成立了所谓的互联网基地,但也只是挂羊头卖狗肉,实质是在变相进行地产开发。
后来甚至在华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港股上市之前,卖掉了腾讯的股权,被公认为是华国互联网投资领域,最失败的一笔投资。
港岛似乎天然没有互联网基因。
赵方林熟知后世互联网发展历程,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造富大潮。
他执掌的龙辉基金,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在为之后投资互联网,在做准备。
龙辉基金,成立之初,只有大哥成和梅安蒂两个出资人,大哥成出资8000万港币,梅安蒂出资2000万港币。
经过两年的发展,龙辉基金先后引入刘天王、陈柏祥、张天王等人的资金,如今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7亿港币。
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资产就增值了7倍!
这还是1992年底时的统计。
1993年伊始,当TVB的市值达到130亿港币规模的时候,赵方林就开始出手龙辉基金持有的TVB股票,套现离场。
龙辉基金之前,是赵方林为收购TVB预留的准备金,后来没有动员上,就在入主TVB之后,全部买入了TVB股票。
买入的时候,TVB的市值是70亿港币,现在在130亿港币的市值套现离场,获利将近90%。
期间,赵方林还把龙辉基金持有的TVB股票,抵押给银行,贷出一笔资金,在1992年英镑危机期间,用于短期炒作英镑汇率,跟着量子基金,大赚了一笔。
龙辉基金套现出来的资金,一部分用于投资芳菲服饰、华星唱片——权作是为这两家公司兜底。
另一部分,赵方林投到了期货市场,用于做多港股。
港股1993年伊始,恒生指数5437点开市,随即便重复前面三年的节奏,节节攀升。
到华星唱片上市,1993年才过去两个月,已经突破了6000点关口,迅速向7000点大关发起冲击。
港岛证券交易所,已经与内地相关部门达成协议,扫除了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的障碍,这个消息目前虽然还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并没有对外公开,但是已经瞒不住有心人了。
赵方林就是提前得知这个情况,才决议在消息正式披露之前,推动华星唱片、邵氏电影公司在港股主板上市。
免得内地优质企业大规模来港上市之后,港岛证券交易所收紧上市审批,增加在港股主板上市的难度。
赵方林作为重生者,对港股市场的发展,具有充足的信心。
港股也正是在敞开大门,接纳内地优质企业之后,才迎来快速发展,最终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三大金融中心。
赵方林虽然不清楚港股恒生指数的具体变化,但是非常看好,恒生指数在内地企业大批量赴港上市之后,会继续上涨。
当然,保守起见,赵方林做多恒生指数,没有敢加高杠杆,免得遭遇盘中调整震荡,导致他资金爆仓。
赵方林在期货市场,只投入了1亿港币的资金,加了5倍杠杆。
这笔投资,在成交量数以千亿计的港股市场,并不算太显眼。
而且,赵方林做的长线,买的是恒生指数,能在1993年内,突破点大关。
若是恒生指数的走向,真的被赵方林买中,那投入的1亿港币资金,将能获得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回报。
赵方林不是专业金融行业出身,对投资其实不太了解。
在此之前,能够把龙辉基金,从1亿的起始资金,增值7倍,主要依靠的,是对亚视、TVB股价的信心,以及英镑危机的投机。
亚视和TVB,都在赵方林亲自操盘之下,带有一些内幕交易的色彩,不能算真正的本事。
投机英镑危机,是蹭了量子基金的好处,跟在真正的金融大鳄身后,混口汤喝。
这次做多恒生指数,才是赵方林第一次做出自己的投资判断,成败尚未可知。
好在投入的资金不多,就算全亏了,也伤不了筋动不了骨。
龙辉基金在1993年春节期间,召开了第一次股东大会,闭门会议中,赵方林向大哥成、梅安蒂、刘天王、张天王、陈柏祥等股东,详细说明了基金的资产状况,以及资金配置。
当看到龙辉基金的收益率之后,大哥成、梅安蒂、刘天王、张天王、陈柏祥,全都被震惊得目瞪口呆。
大哥成和梅安蒂,作为龙辉基金的创始股东,投入的资金最早最多,获利自然也更多。
以7亿港币的资产规模计算,大哥成当初投进来的8000万港币,已经增值到4亿港币。
梅安蒂的2000万港币起始资金,也增值到了1亿港币。
刘天王、张天王、陈柏祥,各自投资1000万港币,因为时间稍晚、资金也少,所以增值幅度,比不上大哥成和梅安蒂,但是也都增值了两三倍。
刘天王1992年,全年无休,拍摄了十几部电影,出了三张唱片,还见缝插针,开了多场演唱会,全年收入高达3000万港币。
本来已经对自己的赚钱速度非常满意了。
但是,此时看到,当初厚着脸皮,通过梅安蒂的关系,才得以投资到龙辉基金里的1000万港币,一年的时间,增值3倍。
也就是说,赵方林用他的1000万港币,创造了3000多万的利润,抵得上他一年累死累活的总收入了。
赚到了钱,刘天王当然应该高兴。
但是心里却非常不是滋味。
这个刺激,让刘天王,更加坚定了自立门户的决心。
他的天幕电影公司,去年投资了多部影片,但是票房表现平平,没赚到什么钱。
不过,刘天王并没有气馁。
尤其是在得知,赵方林在推动邵氏电影公司上市,嘉禾电影公司那边,也传出上市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