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重生港岛,成为娱乐大亨 > 第140章 商业布局

第140章 商业布局(1 / 2)

 推荐阅读: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修仙世界的巫师 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者 大理寺女少卿 在提瓦特用崩坏能是不是有些问题 百家争鸣:从召唤神兽开始 异物俱现录 遮天:小囡囡 塔防:园丁弱?植物领主了解一下 满级真千金她飒爆豪门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140章 商业布局

百强唱片对内地唱片行业的改变,终极目标,是尽可能早的,促成国家对版权保护,进行立法保护。

赵方林现在,已经被选为鹏城的政@协委员,有很大的可能,成为政@协全国委员。

另外,陈丹尼、哥哥张、梅安蒂,也各自成为粤省下面市县的政@协委员,未来也有希望成为政@协全国委员。

就像原时空的大哥成一样,有资格参与到相关政策的提案立项。

赵方林未来的提案,会着重聚焦在版权保护方面,尽量促成相关法律的完善。

原时空,内地直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才正视影视剧、音乐版权的保护,白白错过了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现在,赵方林已经通过百强唱片的“千城万店计划”,通过市场手段,压缩了盗版的生存空间。

有信心,当互联网在内地兴起,网络时代到来,也能抢先一步布局,改变内地唱片行业的命运。

赵方林现在,之所以执着于,通过华星唱片,收购其他中小唱片公司,尽量积累音乐版权,就是在为网络时代未雨绸缪。

华星唱片目前拥有的音乐版权,能占到整个华语歌坛的40%!

另外60%,宝丽金唱片占比也有40%,剩下的份额,由华纳唱片、百代唱片瓜分。

现在不太值钱的音乐版权,到了网络时代,却能成为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

不只是华星唱片,在港岛、宝岛布局,百强唱片,也在内地唱片市场,同样进行布局。

除了歌曲版权,百强唱片也不放过戏曲、曲艺的版权。

百强唱片正好钱多得没处花,现在内地唱片行业的相关版权,价值也不高,此时不扫货,更待何时?

不只是音乐、戏曲、曲艺版权,赵方林也在通过邵氏电影公司,在暗自收拢电影版权。

邵氏电影公司,本来就拥有整个港岛影坛,数量最多的电影版权库。

六爷邵毅夫执掌邵氏电影公司二十多年,拍了一千多部电影。

赵方林接手之后,专门等着那些已经倒闭停产的电影公司,诸如潘老板的德宝电影公司、“新艺城三巨头”的新艺城影业,乃至洪金宝的宝禾电影公司。

现在,邵氏电影公司的版权库,拥有的影片数量,已经超过了1500部。

占了整个港岛影坛电影版权的50%!

剩下的40%,嘉禾电影公司占了30%。

剩下的20%,则由永辉电影公司、金公主电影公司瓜分。

邵氏电影公司的账面盈利,有相当一部分,被赵方林用来,持续收购电影版权。

赚得多花不完,赵方林甚至瞄向了北美电影市场,通过TVB英文台,大批量收购好莱坞老电影版权。

港岛的电影公司,和内地后来的电影公司一样,都不重视电影版权的后续开发。

电影拍出来,只是收割一波票房,再把网络版权,卖给视频网站,就算完事。

与北美电影市场,成熟的市场化运营,相差甚远。

市场环境不同,在港岛、内地,不能简单复制北面电影市场的运营方式。

不过,电影版权如果开发得当,也会和音乐版权一样,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金矿。

TVB开设电影台,只是对电影版权后续开发的形式之一。

TVB电影台,现在已经在全亚洲范围内,聚拢起一批重视观众,1993年全年广告费,也超过了1亿港币。

电影台主要播放经典老电影,几乎没有什么运营成本。

电影台现阶段的支出,除了每年的上星费用,就是几档主要报道电影资讯的节目。

要是单论盈利率的话,TVB电影台,在TVB现有的六大频道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电影台的盈利率,能够达到50%,1亿港币的广告费,净利润高达5000万港币。

与之相比,不论是收视率高的翡翠台、明珠台,还是同为专项频道的动漫台、财经台、音乐台,盈利率都大为不如。

翡翠台、明珠台的广告费营收虽然高,但是运营费用也更高,盈利率只有30%。

动漫台、财经台、音乐台,盈利率也只能做到40%左右。

邵氏电影公司,现在与其他电影公司合拍电影,合约中都会明确注明,邵氏电影公司宁愿少要一些票房分成,也要拥有影片的后续版权。

赵方林情愿用一定的眼前利益,换取长远利益。

1993年9月,内地出现一种新型音像播放设备——“万燕牌”VCD影碟机。

赵方林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款产品,直到1994年初,去京城出差,才在TVB京城演播中心,看到这款产品的初代样机。

VCD影碟机,虽然才刚上市不久,但是主要功能,已经与赵方林上辈子熟悉的产品,基本没什么两样了。

赵方林立即来到徽省合肥,找到“万燕牌”VCD影碟机的生产厂商,寻求合作。

经过多轮谈判,赵方林最终以5000万港币的价格,购入“万燕牌”VCD影碟机全套技术。

VCD影碟机,虽然才上市不久,但是并没有太高深的核心技术,“万燕牌”VCD影碟机的生产厂商对此也不太重视。

甚至没有申请相关专利的情况下,就匆匆上市了首款产品。

现在,“万燕牌”VCD影碟机的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声,但是技术参数也泄露了出去。

第一批产品,被其他厂商买去,通过产品反推技术,很快就能推出仿制产品。

赵方林若是想要涉足VCD影碟机行业的话,完全可以有样学样,那样的话,花费可能都要不了100万港币。

不过,赵方林最终还是选择支付5000万港币,除了购买“万燕牌”VCD影碟机的全套技术,还拥有“万燕牌”VCD影碟机生产厂20%的股权。

有了5000万港币的注资,“万燕牌”VCD影碟机的生产厂商,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生产规模。

赵方林得到“万燕牌”VCD影碟机的全套生产技术,回过头来,便在鹏城建设新厂,生产自有品牌VCD影碟机。

原时空,VCD影碟机,以及后来的DVD影碟机盛行,是内地和港岛电影市场,从90年代后半期,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饱受盗版侵扰的重要原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