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聚餐
送完了资料后回到了村里。
即便是开学也要到明年二月份,还有着好几个月呢。
孙少平继续给娃娃们上课。
上课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认真的听讲。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老师考上了。
大嫂的娃生了出来。
现在的一队是责任制。
孙家就两个壮劳力,分的那些地得卯足了劲才能干完。
并且还有其他的副业。
猪,鸡。
至于拉砖的活倒是没了。
拉砖赚了两千多块钱。
除去成本一千多,还赚了一千多。
看到一队越搞越红火,二队也分地开始搞责任制了。
这样一来,生产的积极性都高了起来。
每家都感觉人手有些短缺。
好多村民都下了个决定,让在读初中的娃娃都回来种地。多种点儿,日子会更好过。
初中班就剩下了三个学生了。
这么几个学生,初中班根本办不下去。
三个学生都转到石圪节公社初中去读书。
孙少平有些无奈,还想劝说着村民们让自己的娃继续读书。
可他们根本就不听劝。
还说不可能每个人都跟他孙少平一样成绩好能上大学。
既然上不了大学,这个书读不读无所谓了,还不如回家种地。
责任制一施行,现在种地也能过活了。
就在年前,初中班正式宣布解散。
孙少平倒是无所谓,反正他明年开春就要去京城了。
倒是润生。
好像听说又准备去当兵。
孙玉厚的面子大了,走去哪儿都挺直了腰杆。
“明年少平就要走了,得准备一大笔钱。拉砖的活也没了,看看那只骡子应该能卖个一千多。到时候给少平当路费生活费。”
穷家富路,在家里不用花钱。可出门在外,方方面面的都要花钱。
骡子可不会贬值,当初多少买的,就还能再卖多少。
不会跟以后的车子一样,只要买到手了,马上就开始贬值,二手车压根不值钱。二手骡子可不一样。
甚至现在已经开始钱有点贬值了,这头骡子比当初买的时候,现在去卖还能赚个几百块。
孙少安:“差不多有三千多块。七百块是少平给的,就还有两千多。这么多的钱,得想个法子怎么花。”
大嫂:“建新窑,咱现在有娃了,一直住公家的,旁边还喂了牲畜,没个家怎么行呢。趁着现在有点钱就要赶紧把新窑建起来。”
孙少安有些犹豫。他是有建窑的想法,但是他更觉得,这钱应该能有更大的用处,用钱生钱。
但是媳妇的话有道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要怎么做,“爸,你觉得呢。”
孙玉厚:“用来建新窑洞,这些钱基本上是你赚的,你想做什么都行,爸不会管伱。”
孙少安:“少平,你的意见呢。”
孙少平知道他大哥估计是打起了盖砖厂的念头。
这点钱用来搞砖厂少了点,不过少有少的搞法,把规模搞小点就行。
钱也少了点,估计还要去银行借款。
砖厂别的都好,就是太受累了。
孙少平想着,他大嫂好像就是因为砖厂没的。
还是建房子好一点。
早就想建房子了,自己要去京城的话,那样建房子又会搁置下来。
“建新窑洞。”
孙少安看着他弟弟,怎么也是这个想法呢。
孙少平是觉得搞钱的法子多的是。
大嫂还是要轻松一点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