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定通过新闻通过报纸要了解世界,关心天下大事。”
讲完了数学再讲语文。
说的这些个东西让老教师感慨自己老了。
感觉自己教的东西已经旧了,人家教的都是新的。
讲完了课程后。
老教师还叫住了孙少平。
“孙老师,你讲的真是太好了,我要向伱学习。”
孙少平:“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教书,您肯定是专业的。”
“孙老师,我是在农村,信息比较的闭塞,外面发生了什么我都不知道。我想请教下你,你觉着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怎么做。”
孙少平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但是人家已经问了,略微想了下说道:“应当有丰富的知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教授给学生,将无法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也丧失了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资格,因此作为一名老师,要时刻去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技能。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老师是学生的一个标杆,因此良好的师风师德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所必需的。”
“不因学生的家庭贫富、也不因学生的外在条件、更不因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去区别对待学生,学生是平等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作为老师,用心去对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平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同时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展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所需要掌握的。”
“鼓励学生并尊重其自尊。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尊重、真诚和同感,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教师不但为师,同时还要为友。”
“这些都是我的理解。”
孙少平回忆了下后世。
他考过教资。
教师的职业素质理念,三爱两人一终身,那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正好说出来。
“少平,你说慢一点,我拿本子记一下。”
孙少平再次说了一下。
这个农村的小学,学生也有着好几十号人。
老师稍微的少了点。只有三个。
虽然只有几十个学生,但是班级比较的多。五个班级。
三个老师也不是太能教的过来。
其中两个还是民办教师。
对于那两个民办的,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着转正。
现在的民办教师,跟以后的不太一样。
以后的私立学校的可能能赚不少的钱。
现在不太行。
必须要转正才好。
想要转正千难万难。
老教师把孙少平说的内容都记录了下来。
那些东西说的都太好了。
孙少平打听了下这个老师的一些信息。
知道勤勤恳恳的干了几十年。人非常的不错。
这个老师找到了孙少平。
“孙老师,我把你说的都抄了下来,另外我自己又补充了些。想着以我们两个人的名义,把这个文章发表出去。要是能发表的话,或许我还能有转正机会。孙老师,你看看行不行。”
“当然可以。不加我的名字都可以。”
“那怎么行。”
发表文章要找报社。
“我没有过给报社投稿的经验。”
“我有,您就注意这几点就好。写完文章,自己多读几遍,文章最起码的是要通顺,没有病句,没有错别字,“的得地”不要用错。若编辑发表了你有错字的文章,一个字要被扣工资的,再多了编辑就有被警告,甚至停职的可能。所以在投稿之前,一定在基础的环节不要犯错误,否则编辑一定会弃之不用的。幻想编辑给你修改的人,就别做梦了。编辑在成千上万的来稿中,不费那劲的。”
“还有就是投稿的时候,首选自己所在省份地区,很多的编辑或多或少的都有地方主义情结,有的报纸就直接就声明,本版只发本地作者的文章。那么你投稿的时候,标题栏就写上:“本地作者投稿”的字样。效果极佳,可发可不发的,看在老乡的份上,编辑也就给你发表了。投稿的时候,文章的标题很重要。写了一篇《月亮》投出去杳无音信,换了个标题《月饼》可能就可以了。”
“屡投不中,会失去信心的。若投了一些稿子,都没有被发表,那么你要修改一下了,不发表肯定是文章过于平庸。修改好了,再投一些没有稿费的报纸,虽然没有稿费,但发表了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对自己也是一点肯定,也就有了继续写作的动力。”
“投出去的稿子能被发表,首先是内容。内容写的好,文字功底过硬,符合杂志报纸的气质,自然是白发百中。若发表率很低,就大胆的多投一些报纸杂志,一稿多投,同时被刊登的可能不大,再说大部分的报纸是允许一稿多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