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的沈先生,咱们以前见过一面,如今人家在长安做生意了,说是长安首富应该也不为过。”
“沈先生应当不会无缘无故就邀请咱们,应该是有些事跟咱们说。”
“那我们得去看看啊。”
沈老板,当即定了回香江的票。
几天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香江他自己的酒楼。
“沈老先生,生意兴隆,您开的这酒楼我是老早就想过来吃一顿了。”
“关先生,关夫人,坐。”他热情的招待着他们两个,然后上了一桌子硬菜。
“关先生,听说您马上就要回美利坚了?”
“是的,沈先生,我准备着可能下个月的样子就要离开。今天怕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吧,沈先生是不是还有些什么事想说。”
“是这样的,近期我得了一批古董,全是好玩意儿。我知道关先生也是热衷于古玩的行家,想问问您是不是有这个想法。”
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媳妇就抢着说道,“沈老先生,这你必须得给咱们留一件啊,您不知道,我们在美利坚的朋友,特别就想要上一件中国古董。”
“那可真是巧了。”他还是把那两个瓶子再次又拿了出来。“二位掌掌眼,明朝正德年间的官窑。”
他媳妇感谢地说着,“沈老先生,这可太谢谢您了,您解决了咱们的燃眉之急。就是不知道这两瓶子您打算卖多少钱?”
“两件共八万。”他报了一个数字。
“还能再便宜些吗?八万块钱一时之间我们也拿不出来。”
八万还低,他看来是高估了对方的实力,“这样,七万五,我收来的就是这个价,一分钱都不挣你们的,完全按咱们的友情成本价出,怎么样?”他做出了一副不舍肉痛的表情。
“好,成交,就七万五。”
听到小关爸同意,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不亏损出去的二十万,这就回来了差不多小半。
事谈妥了,三人继续推杯换盏,有说有笑。
“沈老先生,您看能不能再让给我们两件,是这样的,我美利坚的朋友是真的喜欢这些东西。我们得帮他带,就是主要这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
“价格好商量,交个朋友嘛。”
“这话说的,沈爷,来干一个。”
“这样吧,晚上,关先生你来我家,看上哪件挑走就行了。”
他没想到潜力这么大,要了四件,这不直接就消化掉了他四分之一的赝品吗,如此一来亏损就少了许多。能挽回点是一点。
他也不怕被他们知道了这些是假玩意,这一行就是这样,出了门钱货两清。自己也从来就没说过这是真玩意。目前法律上现在对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可以钻钻空子。大不了最后和他们撕破脸皮不就行了。为了十几万得罪一个不怎么相干的人还是值得的。
到了晚上八点,他们上了门来,他招待的更热情了。
“关先生。”
“沈老先生,我们要的东西呢?”
“在这儿,二位可以随便挑。”
十好几件东西整齐的摆放着。
他挑了三个小件,容易带走的赝品。
“沈老先生,我就要这三件了。”
“得,这三件我就算您十万块。”
他这次过来带了不少钱,痛痛快快地给了他十万块钱。
又拿了三件,这对他来讲差不多是意外之喜。
“沈老先生,真是不好意思,要了您五件藏品。”
他知道这个姓沈的他也喜欢收集古玩。
“关先生客气了。”他这时心头狂喜,正发愁着这些东西不知道该往哪儿送呢。这下好了,十多件货,一下子就出去了近一半,就是卖的价钱有些低了。
厂长家。
“沈先生被骗了,东西全都是假的。这不,沈老人都不见了,听说回去了香江。”
为了买那些玩意儿可花了不少的钱。
“全是假的?会不会看错眼了吧。”
有些不相信,沈先生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会上这么一大当。确实也聪明,知道赶紧找下家。就是影响信誉。
“我不会看错的,那些东西的制作方式差不多,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手法一样应该是出自同一个作坊。他他花了多少钱。”
“二十万。”
“二十万!”
被这个数字整懵了,制片厂员工的月薪才一百,一年也才一千多,百万这个数字想都不敢想。
“这破玩意儿古董真能卖这么多钱,可也得有人买才行啊。”他疑惑了,一件东西卖几万块钱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忽然他想到在去年的时候自己卖给了一个老头的一个瓷器,卖了二十五块钱。当时候他还在骂老头是个大傻冒呢,花二十五块钱买了一破铜烂铁。该不会这个瓷器也能卖上万块钱吧。他越想越不对,肯定是个好东西,不然以老头那个奸滑的性子不会追着这个瓷器不放。
他这么想着,心里面滋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他被人的假古董骗了二十万,我是不是也可以弄些假古董出来去弄钱。”
他越想越可行,他现在的工资月薪100,一眼就能忘到头,不整点副业,怎么样才能发财。
制片厂的一个员工心里琢磨了很多。
几天后,沈先生又回到了长安来。
“那些东西呢?”
他老婆在楼上看了一圈,发现他买来的十多件古董都已经不见了。
“我找人处理了,大多运去了香江。”
“你能这么做,这都是假东西,既然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怎么还能再卖给别人,不能做这么昧良心的事。”商人逐利没错,可也不能没有原则的去追逐利益吧。
“可人家坑了咱们。我们就当不知道这是赝品,卖了出去。”
“这伤天害理的事咱可不能做啊。”
“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我们是不缺这二十万,但是平白的亏了心里不得劲。”
这个沈先生的家底很厚。
差不多有着接近千万。
他的眼光比较好,六十年代年前的时候去了香江。
打拼了近二十年,挣下了很大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