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平凡的世界我是孙少平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吃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吃的(1 / 2)

 推荐阅读: 直播超度,我的粉丝都是三界大佬 心夜心途 我的傀儡教团 修仙从旁白开始 九十九岁那年,我的福报来了 养鱼赚钱后,我识破亲戚的嘴脸 身为反派女配,只想扶女主上位 公主万安 暗夜风声 仙道凡俗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233章 吃的

这一顿,两司机都被喝的八九分醉,走路都成了问题。

吃完后,两服装店老板一人搀扶着一个带他们去了旅馆,不是特别豪华,但那个环境也不差了。规格过的去。

两司机都喝醉了,但还没到断片的程度,意识尚在,“今天太感谢两位老板的热情款待,以后再有货一定先把货拉到您们这边来。回到了京城后,也叫那些个司机兄弟们先来你们这儿。”

听到这话,两老板很开心,总算这一天的招待筹谋都没有落空,“谢谢,兄弟以后常来,早些休息,房费我都交了的。你们早些睡觉,我们就先走了。”

服装店老板离开了旅馆,走在路上。

“怎样,全部现金留下了这一千多套服装,有什么想法没有。这一千多套,不是小数目,我还有些担心不好卖,毕竟标的价格那么贵,受众可能就少很多了。”

“不亏,这是一个契机,只要紧紧抓好平凡服饰这条大腿,咱们兄弟两个绝对能发达。。”

“也对,天津卖不了,咱们还能发货去南方。”

第二天,旅馆,两司机的头稍微还是有点晕,有些口干,看来是昨天喝的太多了。

“行,整理一下,咱马上出发。这两老板倒是厚道人,这么款待咱们。”

在心里都很感激这两老板能这么热情款待他们。

当天下午直接开着车子回程。车上都是两个人,两个司机,并且其中一个要懂得怎么沟通。两司机的话,这样就能轮流着开车,二十四小时不会间断,效率会高上一些。

很快的就回了京城。

卡车司机们也不是一直都在开车的路上。他们跑了一段长途就会休息个一两天缓一缓。开车是个体力活,开过长途的都知道,开大卡车就更辛苦了。

“兄弟,你们怎么那么快就回来了?”

好些个司机都聚在一起。同行基本上也都是认识的。

照常理来讲,起码还得花个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回来,怎么他们两个这么快就回来了。

“别说,这些服装是真的好卖,一下子就找到了下家,一家就把咱的货全要了去,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处理完了。”

“这些服装当真这么好卖?”

“伱也不想想那是谁的货,孙总的。”

......

京城目前一块荒地,这块地皮正在售卖,准确来讲正在拍卖。

地产局的正在招标。

但是来参与拍卖的人并没有几个。

有十万平,主要是用来招商引资的。

过来的人基本上都是西装革履,看上去很有钱的样子,都是成功人士。

孙少平利用空间中的药材盆栽这些个玩意,去了一趟香江,手上也有着上千万了。

基本各个有着自己的车子。

在别人眼中的万元户,在这里根本不值一提。

地产局说过了,一整块地皮买家只能有一个,这样一算下来,最起码也得花个六七百万。

万元户都很少,更别说六七百万的了,所以这里站着的买家就那么十几个个,基本上都是海外来的。京城的富豪也有几个。

地产局:“大家都了解情况了,话我也不多说,底价三百万,大家出价吧,价高者得。”

反正是荒地,又没有什么建设,所以在他们看来还不如卖出去给商人,让他们去建设,看看能不能带动当地的发展,多多创造工作岗位。

在场的四五个老板都是富商,虽然不像孙少平一样开挂,但至少都有着自己的前瞻性,知道房地产,京城的地皮在以后的潜力绝对是无比巨大的。

所以一个个的都对这块地皮眼馋,不然也不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过来参加拍卖。

他们的时间很宝贵,说不准分分钟就是几千上万的钱进账,一个决策就能再让自己的钱再次升值。

“大家都不出价,那我就抛砖引玉了,三百万。”

这个大老板开始竞拍,但是只报了个底价。

“王老板,你这就抠了啊,谁不知道你那家钢工厂的产量甚至不低于国厂的,才出三百万这不是打自己脸吗,我出三百五十万。”

这个老板也是开工厂的,开了一家造纸厂,规模也不小。

基本上这些个老板平时也都照过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这些身家数百万上千万的人认识的朋友自然也都是和自己身家差不多的。

在场好些人都互相认识,都是京城的企业家。

还有港商,开放后来京城做做生意。

有一个老板生意做的不温不火的。经历了香江这几十年的巨变,知道地皮房地产的重要性。所以对今天的地皮拍卖非常的看重。

港商:“四百万。”

确实很看重,直接加到四百万。

“他是谁?”

“港商,好像在京城做塑料生意。”

听到是港商有些烦,他们基本上都知道香江的发展,就那么大点地方可是上亿资产的老板到处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人就更多了。

对于港商的竞价,这几个京城商人都有些压力大。

“四百一十万。”再次喊出了一个价格压倒了港商。

此时地产局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是到了四百万的样子,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的目标,现在已经是超额完成了。

港商没太多犹豫又报出了个新价:“四百五十万。”

房地产:“四百五十万,还有没有出价更高的了。”

孙少平这时开口说话,“八百万。”

直接又在这个基础上加了三百多。

他可是从未来来的,知道京城一块地的重要性,再高的钱也得把他拿下来。

这个价格一出,几个老板都打出了退堂鼓。

“这个人是谁?这么年轻,咱们京城有这么年轻的企业家。”

八十年代,还没流行富二代的说法,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打拼白手起家。

纷纷的对孙少平表示好奇,但是没有一个人认识他的。

“或许也是港商。”

内地没有富二代,但是香江有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