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比武招亲,真假吴道淳?
离大黎京城不远处,有一座城墙高深,厚重古朴的城池。
唤作邺城。
邺城毗邻大黎国都,向来被黎朝历代天子,视为军事重城。
城中驻扎有拱卫京师的三十万武卫营,日日操练,乃是不可多得的精兵。
武卫营统帅,乃是当今皇后之兄,当朝国舅,开国勋贵曹家当代领军人物
——曹戍。
曹戍此人,熟读兵法,领兵能力突出,能力极强,在军中颇有威望。
开国勋贵曹家,乃军中武道世家,历代皆有上三品高手,投入军中效力。
近几代黎皇,早有对武王府不满之意,隐隐在军中扶持了几家与之抗衡。
而曹家曹戍,便是大黎军方势力中,少数不给当代武王面子的人。
天下人皆知。
并不是因为皇后这层关系,曹戍才能当上武卫营统帅。
反倒是皇后,能在一众后宫妃嫔中脱颖而出,正因为是曹戍之妹!
这天,清晨。
邺城外,来了两个风尘仆仆,戴着斗大蓑笠帽,将面容完全遮挡的奇怪男人。
“陛下,邺城到了。”
城门口,吴道淳微微抬起斗大的蓑帽,看了眼城门口。
入城之人稀稀疏疏,三三两两,一幅平常模样。
看样子,是两人日夜赶路,京城兵变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这里。
再稍等些日子,消息传来。
先涌来的就是逃难的京中权贵,紧接着,便是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那时,才是兵荒马乱的开始。
吴道淳身旁,另一名斗笠遮脸的中年男子,一路颇为沉默。
见邺城到了,才抬起脸来,打量几眼。
说来可笑。
身为一国皇帝,登基有些年头了。
却从没来过这座,紧挨着京师,仅有数十里之遥的拱卫军事重城。
片刻,才平静说道:
“走吧!”
“让我们去见一见,朕的这位国舅......”
说罢,率先迈步,入城去。
行至城门中央。
突然!
吴道淳心有所感,头猛地往右一转!
那里,一抹衣角,提前规避,急匆匆消失在城门拐角处。
吴道淳心中一沉。
面露凝重,侧头对黎皇说道:
“陛下,看来你所言不差!”
“这邺城,果然未必安全!”
身侧。
黎皇面色不变,心如平湖。
脚步沉稳,丝毫没有因为突发的变故而减缓速度。
掷地有声,斩钉截铁道:
“朕相信自己的判断!”
“曹戍乃朕亲手提拔起来的爱将,性情忠良,绝不可能投靠武王。”
“况且,朕还年轻,皇后尚未生育子嗣,至今没有立下太子,曹家作为皇后的娘家,没有谋害朕的理由。”
“相比起谋逆的武王,朕更能带给曹家利益,曹戍不会看不清。”
吴道淳愕然。
刚经历大起大落,如今生死置于面前。
皇帝仍能心如平湖,将局势看得透彻,理性分析利弊。
这不禁让他相信。
眼前这位刚坐上龙椅不到十年,未来还有极长时间,去梳理朝政的壮年皇帝。
此番若是脱离武王府,在军中的掣肘。
或许,还真有让大黎海晏河清,政通人和的那一天!
吴道淳紧随陛下,走过城门。
两人进了城,沿街而行。
虽是逃难而来,但两人都不是平常人家,身上自然不缺银钱。
一前一后,进了街边,一家热热闹闹的酒楼。
进楼,两人没有选择去隐秘的楼上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