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换个人敢这么说,吴敏肯定要怼的他怀疑人生,这个人偏偏是赵桓。
不是因为皇帝的身份,而是因为这个人,是最早提出标点符号的人,他也是拾人牙慧,哪里敢有一点点的嚣张,乖乖退回了队伍。
“方才说到求学之艰难,朕是深有体会,打小就开始学《论语》,然后是《周礼》,《大学》、《中庸》等等,实在太难了,朕小时后可没少挨耿师傅的戒尺。”
赵桓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说道:“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咱们就不能整个普通开局么,非要一上来就是地狱难度。”
“所以,朕在东宫的这些年,也曾向一些当世的大儒请教,能不能编出一套简单易懂,不存在歧义,还能蕴含着道理,帮助孩童认字的启蒙读物。”
“历来,启蒙读物不好编,通俗易懂还得蕴含大道理,这样的书最最基础的就是《论语》、《诗经》了,没法再简单吧。”
面对大臣的疑问,赵桓淡淡道:“还真让我给搞成了呀,两本有趣的启蒙读物,我管他们叫做《三字经》和《百家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垂拱殿中缓缓诵读。有中立的大臣开口支持,甚好!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适合作为孩童的启蒙读物,在内容上,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确实是难得的佳作,陛下真是全才,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陛下不会的了?”
“哈哈哈!”赵桓笑道:“你这点说的不错,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是我不会的。”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今天就这样吧。各相关部门把属于自己的部分尽快落实下去。张叔夜、种师道、李光世,你们一会到延和殿给朕汇报一下勤王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