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指挥使,事情是这样……”
张鹤龄娓娓道来,说的比他所看的供状文案还要来的详细。
至于案情本身,牟斌反而不在意。
听完了张鹤龄的叙说,牟斌未曾发表意见,反而转向皇帝道:“陛下,不知您的意思是?”
朱佑樘淡淡道:“弘治五年的案子,有些久远了,牟爱卿,那一年你已是锦衣卫指挥使,当时案子的情况你应也知晓,
说来可笑,想我大明京师,朕的皇家内库,竟被些许逆贼杀人劫掠,岂不真真可笑。
本以为过去了便过去了,未曾想,寿宁伯办一桩普通的案子,却是牵扯了这桩陈年旧案,既是案子又出来,如此,你便将锦衣卫中的存档与供状人证合并,一并彻查吧!”
牟斌沉吟片刻,道:“陛下,此案早在弘治五年便已结案,相关人犯俱已伏诛……”
“呵呵!”
张鹤龄突然笑了笑,直接打断了牟斌,道:“牟指挥使,你我皆是陛下的亲军,在陛下跟前,就莫要说些场面上的话了。
陛下有意重查此案,我等下臣,便按陛下的旨意执行便是。牟指挥使治狱经年,向来奉行公正公道,审案查案,力求证据确凿,不使生一桩冤假,此案具体为何,待查明、审明再论不迟!”
牟斌瞥了瞥张鹤龄,他心中有些不满,但他的城府使得他未曾露出太多情绪。
只一瞥之后,他躬身朝着皇帝一拜,道:“末将谨听圣命,稍后便将锦衣卫中的案卷全数移交寿宁伯……”
朱佑樘突然摆了摆手,道:“牟爱卿,寿宁伯办案,本是和赈济有些关联,朕方临时差遣,但这般大案,寿宁伯的名位皆是不够。
且从供状中已能看出,可能要涉及三品大员,也必须要锦衣卫镇抚司来治案。你掌管锦衣卫及北镇抚司,此案非由你主理不可。至于寿宁伯,便让他协助与你,先行拿人……”
“对了,寿宁伯,拿人之后移交北镇抚司,其后,朕命你协助牟爱卿办案,也当是替朕看一看。不过,朕告诉你,莫要仗着朕的差遣,对案子横加干涉,且牟爱卿但有所命,不得拖延,你可知晓!”
张鹤龄肃声道:“臣遵旨,必当协助牟指挥使,将此案查的水落石出!”
朱佑樘摆手道:“无需你来保证,案子如何查,能查到哪般程度,皆由牟爱卿定夺。”
“牟爱卿,放手去查,无论涉及谁,便是皇亲国戚,朕也准备拿问之权。案子查明之后,先行禀报于朕,如何审结,再做定论!”
“末将……遵旨!”
牟斌嘴张了张,终究未再解释,领下了旨意。
他还能说什么,陛下主意已定,方才话里话外的意思,锦衣卫和北镇抚司主理,他这个掌狱的人哪能脱了去。要是不接,依然会是锦衣卫来办,不过,想来掌狱的便不是他了。
没想到,那一年他极力避免参与其中,如今几年过去了,又是落在了他的头上,且还将张鹤龄如同监军一般的派到了他的身边。
“好了,牟爱卿,寿宁伯,你二人下去办差去吧,朕等着案子的结果!”
“末将遵旨,先行告退!”
牟斌领命之下,又瞥了瞥张鹤龄,接着,踱着大步,先行出了殿去。
张鹤龄淡淡的笑了笑,方才牟斌几次眼神瞥来,意味深长,不过,他哪会在意牟斌如何想。
“臣告退……”
“诶?”
就在张鹤龄也要告退离去之时,朱厚照突然开口,道:“寿宁伯,孤还有话要问你……”
“皇儿,莫要耽误寿宁伯的办差,若要请教,日后有的是机会,寿宁伯也非是外人,有的是说话的机会!”
朱佑樘拦住了朱厚照,朝张鹤龄摆摆手,:“去吧,记住和朕说过的话,把握好分寸!”
“臣省得!”
张鹤龄告辞离去,缓缓走出了乾清宫。
“父皇,寿宁伯他还未说完呢,儿臣亦尚有不明,今日您可是答应过的,让寿宁伯给儿臣说些真话……”
朱厚照见着张鹤龄离去,直看着张鹤龄的背影消失在殿中,方才转向皇帝,有些小声抱怨。
说好的事,且似乎说到了那一桩案子的关键之处,但因为牟斌到来,打断了。
然后,一番奏对之后,寿宁伯便要出宫,父皇也似乎将说了一半的话,按了下来,他总感觉,心被吊了一半,有些不得劲。
要知道,如今日这般说话的人,且说的这般直白有见地的人,在以往可从来没有。
学士们根本不会说,他身边的内侍倒是会说,可那些内侍,要么是看到他便战战兢兢的,要么便是曲意逢迎只想着好生伺候的,哪能有多少实在话,且更关键的是,那些内侍,粗鄙,是真正的粗鄙,他也不指望他们能说出个甚名堂出来。
“呵呵!”
朱佑樘看着太子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了笑,道:“照儿,后面的话,寿宁伯已不好说了,且朕认为,一次说的太多,或许对你也不好。今日说的已是不少,你回去之后,自个儿琢磨琢磨。
还有这桩案子,朕也准你留意关注,等案子了结之后,介时可再来说一说。若你有何不明,也可来问朕,或者,出宫寻你舅舅去问亦可……”
“啊?儿臣可以出宫?”
朱厚照的眼睛顿时一亮。
朱佑樘的脸顿时板了下来,哪能看不出朱厚照的小小心思,斥道:“准你出宫不是让你去玩耍!”
朱厚照赶忙收敛神色:“儿臣当然不是玩耍,儿臣是去求学问的!”
不过,小小孩童,哪有隐藏心思的城府,朱佑樘只一看,便瞧了个分明。
“好了,好了,今日时辰已是不早,回宫去吧!”
“儿臣遵旨!”
朱厚照像模像样的施了一礼,不过,脚步却未曾挪动,眼巴巴的看向皇帝,道:“父皇,出宫的事……”
朱佑樘思忖,道:“准你一旬一次,每次不得超过两个时辰,不得随意流连市井,不得嫌弃护卫、随从,且不得因此事与东宫的先生、学士们强辩。日常该学的东西,必须用心去学。朕会时常考较,若是发现你荒废了学业,朕必不轻饶!”
“儿臣定会做好每日的功课,不与先生们强辩,便是他们说错了,儿臣也会听着……”
朱佑樘暗自摇头。
自家的儿子,确实聪明,今日张鹤龄和他说了些话,朱厚照只一会便已是从中听出了不少意味。
虽然还有很多更尖锐的事未曾言明,大概,朱厚照目前也无法理解明悟,但他相信,凭朱厚照的聪慧,应该能猜出一些端倪。
朱佑樘心里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复杂了。
让年不到八岁的孩子,早早的就接触这些,也不知是好是坏。
他既是不忍,又是无奈,谁叫朱厚照是皇家这一代的独子呢,且是处在了大明政权转折变革这一敏感时期,要继承大统的未来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