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漫漫长途,坎坷不平,一股惨淡情绪萦绕在队伍中的每个人。
回师的队伍人人归心似箭,心底愁苦离身后大山越远越淡。
许多人生出此生不愿再来十万大山,回乡老死家乡的念头。
上官傲已经安排数拨人带着最后一战的伤员踏上返途,为防路上有小魔教余孽不死心,由大门派门人编成的队伍先走。
在确认南方魔教被拔起,名存实亡,就有一支人马提前赶回,江湖盟要想站住脚步,单靠大门派不行。
对上官傲来说,剿灭南方魔教才干完一半,收尾决定了另一半。
余下对众人承诺是一件头疼烦心事,不办不行。
陆陆续续上官傲身边就剩两三人,随上官傲登上山顶。
山脚下是江湖盟最后一队,千余人,离开的队伍对魔窟掘地三尺差不多了,任何带字的纸张被人收走,大半缴费随前几支队伍返回。
暗处的人蠢蠢欲动,对某人不喜。
“动手么?”
“不管上官家打得什么主意,做成灭魔大事的上官傲必是一枚对上官家不可或缺的棋子,除掉他让上官家功亏一篑。”
“他身边一直跟着的人先离开了,正是他最为虚弱的时候,此时出手,有六成把握?”
“他身边必有上官家族老护佑?如何对付?”
“怕什么?我们带来的人杀死上官傲并非万无一失,可杀伤不难,到时有了破绽,必引来更多人下手。”
“可以干。”
“我早看上官傲不顺眼,天天一副指点江山自大样子。”
“我觉得机不可失,趁早动手。”
“等等,还有一个消息未传来,上官来人是谁?”
上官傲顺利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小石城,路上有点不安稳,却无惊无险。
先前赶回小石城的江湖盟众人有新的抉择,有的人随师长离开,等待回宗门。
有的人留下,听命上官家。
有的人带着伤残的兄弟踏上了回家的路。
上官家经此一战,收获三千人,名望跃居江湖各家之上。
众人觉得上官傲有争霸新的江湖盟主的资历,江湖盟有三千人为主,随时可成万人大势力。
随着魔教覆灭消息传出,大举进犯的岭部适时停下脚步,回山。
上官傲看中岭部不愿火中取栗,此次攻势劫掠了山外数座村庄,虎头蛇尾。
官军内混乱,兵无战心,进山凶险,一路目视岭部回山。
从江南各地调来的将领洋洋得意,这次击退岭部进犯,又为自己添上一笔功绩,迫不及待地派人向京城告捷。
这是一次试探,明白了对方的底线,岭部不出山,皇朝不发兵。
皇朝没有取得林家的财富,本地十万大军另有任用,粮饷赏赐没有着落,一味拖欠,留有后患。
先前对臣服将军校尉许出去的恩赏,靠收缴官库库银,拍卖古玩勉强挤了出来,收买兵心,钱财缺口大。
皇朝为稳定交接兵权,曾对士卒大肆允诺,赏赐迟迟没有兑现,怨愤,怀疑。
官帽子好说,实打实的金银少不了,皇朝不会在此时发兵平叛。
南岭物产丰饶,金银矿多,皇朝一时凑不起。
南下的皇朝大臣,深知皇帝心意,向南下的各家及大商人借了一笔数目惊天的钱财,勉勉强强安抚了军心。
等待这场风波的平息,皇朝如何处理这烂摊子。
上官傲一进城,就推掉了所有的庆功宴会,整日呆在宅子,收拾手尾。
大头是先前他对那些江湖人的诸多承诺,盯着每件事进展。
对上官家来说,世家的信誉不容一丝玷污,而上官傲心底的骄傲不许他放过。
在兑现所有前,他没有一刻能歇下来。
同时维持住江湖盟架子,人手流失,一时上官傲手头堆积了许多麻烦的事要做,千头万绪。
上官傲在书房没出来过,他一直待在屋里。
“大人,这次所有账簿明细清已点完毕,请您过目。”一锦衣商人走进屋子,捧着数本厚厚账簿,低头小心地放在桌上,轻声道。
“钱老大,你办事我当然放心,你是家里的老人了,算账从无疏漏,所以我亲口向家主将你要了过来。”
“不敢当,多谢盟主夸奖。”
“钱老大,你替上官家打理生意三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手里流过的金银不计其数,说吧,还差多少?”上官傲翻看了几页,合上账簿道。
“大人,许多事开了一个头,可我们的银钱不够了,还差很大一笔。”钱老大瞥向身旁一人,开口道。
“早前商议好的钱数都已经交到上官家手里了,毕竟大人已确认过了。”上官傲桌前的一名精明的中年人不卑不亢道。
上官傲不在乎他的态度,视线一直盯着桌上的帐簿,书房中唯有翻页声与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