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凡人视修士也如传说中的仙人一般,敬畏远远大于亲近,甚至没有半点亲近。
有些极端的修士更是认为自己和凡人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了,对凡人态度就像蝼蚁一般。
这是白序完全没办法理解的,对现实世界的修道之人来说,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修士都是邪魔外道,这种理念就算放在仙网这种所有修士排放怨气的地方上恐怕也会被直接骂死。
白序来了这边之后这几年慢慢的几乎都快意识不到这些问题了,今天还是他师傅聊起来这个,白序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他摆了一张凳子,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师傅。
“师傅,您认为修行之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而凌方还没有从刚才的讲解道经的状态缓解出来,下意识回答:
“我……我也不知道。”
他慢慢回忆起了自己往日修行的事情。
“我小的那个时候,宗门还刚刚建立,势力还没有现在这么庞大。”
“这样说起来,我也算是陈国的人。”
“只是那一年,陈国还不叫陈国,叫杨国。”
“那时候杨国皇室发了疯的屠杀凡人,试图用无数凡人的生命来为他们的皇帝冲击金丹。”
“我就是那时成为孤儿,被宗门里捡走,拜入山里。”
“我还记得凡人的那时候,真的很无助,什么办法都没有。”
“今天跟着很多人逃到这里,明天又逃到那里,每天吃的是野草,谁的是泥地,也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
“只是后来成为修士,慢慢的就把那时候的事情忘了。”
想到这里,凌方脸上闪过一线痛苦和屈辱。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很多想法出现在他脑海之中,无数曾困惑他的问题,无数曾被他忽视的事情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尽管他眼中流出些许血泪,但他依旧不顾一切的放声大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在这之后,白序和凌方谈了很多筑基甚至是金丹之后的事情。
各种各样的事情。
……………………………………
春之神走过八季,转眼间来到两年后的今天。
今天正是白序炼气巅峰,准备向凌方讨教如何突破筑基的时候。
他自然是有阴阳经向上突破的方法,只是更想知道这世界向上的修行方法。
“来了?可算是练气巅峰了。”
凌方毫不掩饰自己对白序突破的急切,比他自己的修行之路还要关心很多。
这关乎着他和白序所说的一个重要的事情。
紧接着,他带着白序来到修行室。
“筑基者,筑就未来成仙道基也。”
“往日欲成道基,有三法。”
“有上到下依次是天道筑基、地道筑基、人道筑基。”
“但后来,我宗太上长老于一卷神秘道经中悟出了天关筑基法门,比之往时之天道筑基也要更稳固,修行速度也要更快。”
说到这里,凌方怕白序不重视,又补充了一句。
“不要小看这筑基方法的选择,筑基和练气可不一样,一次好的筑基不亚于一次新的投胎。”
“用心筑基,筑就出好道基的人就转世成了人;不用心,没有筑成好道基的人就像投胎成了畜生。”
听到‘天关’这个词,白序就感觉好像和这个世界的修行方式是有些不同的。
“天关者,是九天之生门也,治在九天东南角,一名天图,一名天关,故为三关也。众真之所经,神仙之所历,学者之所由也。其去金阙五千里,玉清上宫七千里,得披三关,便得上登金阙,游宴玉清也。”
果然,是《洞真上清开天三图七星移度经》,还是上清派的典籍。
白序发现这个世界和上清派好像有很深的联系,很多的经文都是属于上清派的。
他开始细细听这天关是不是和他心中想的一样,也是三重。
“第一天关,上有九层玉台,台去地一千二百丈,下有长蛇数十,飞蛇毒兽备守石关,巨士三千人,皆备交金之领奋牡门端。太虚玉晨监,字虚上明,处在玉台之上,飞云流霞,夹映其房,日月玄照,光洞玉清,侍者真仙三百人,主上仙出入,开关之所由。”
“第二天关,上有六层玉台,高九百丈。下有长蛇数百,飞蛟毒兽备守玉关,巨士三千人,皆备交金之领,夹门两端。太上监真玉郎,字朗伯,镇在玉台之上,丹云紫盖郁其房,玄光日月映其间,侍者真仙三百人,主监众真游宴之所经。”
“第三天关,上有三层玉台,高六百丈,下有长蛇数千,飞龙毒兽备守玉关,巨士三千人,皆备交金之领,夹卫两端。太帝监真玉司郎,字天常生,镇在玉台之上,玄云盖其上,虚烟馥其庭,自明之光焕其形,侍者真仙三百人,主上天众真、地下众生,簿录简籍所关由。”
果然,就是洞真上清开天三天关。
通过师傅凌方的讲解,白序才明白这个世界的修士化用能力确实很强。
那位百草宗的太上长老化用了经文中登天游宴的典故,将筑基要面对的阻碍化为了增强自身的过程。
比之原来使用五行宝物增强自身,硬生生扛过三个劫难的天道筑基,很显然,每过一重天关,根基和实力都会强化很多的筑基三天关要好上很多。
想到这里,白序不禁感慨,尽管比之现实世界镇压九星的方法要弱上不少,但不能否认比之过去是进步的,是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