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风险很高。
并且反对的大臣也不少。
“陛下此事不宜轻易决定,袁绍起兵的名义是帮助宗室刘虞,教训公孙瓒,听起来并没有太大问题,最关键的是朝廷从刚经历改革带领的震动,应该休养生息,待实力积蓄足够后才能征战,不宜马上征战,先稳定人心,方为上策”
意思就是说暂时什么都不要做,安静等待局势变化。
这也是个不错的意义。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要得到他们两败俱伤。
那么就轮到刘协来捡便宜了,等到那时候,传言中的双胞胎姐妹亡灵法师的威胁,也会相应减少。
不过这个提案,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全是好处。
若是对局势的把控不准确,或者说局势变化太快,来不及反应。
比如公孙瓒一触即溃,旋即幽州和辽东被袁绍占领。
那么劣势的一方,就变成朝廷了。
因此这个提案,也不那么好。
在刘协的眼里,他最担心的不是什么袁绍公孙瓒。
而是堤防阵营中的亡灵法师,如果真的确定了,确实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亡灵法师帮助袁绍,甚至还有其他,没有暴露出蛛丝马迹。
在偷偷养着的亡灵法师存在,那么一旦开战,朝廷还有可能战败。
说到底,亡灵法师之间的战斗,和普通的战争不一样。
运用超自然的魔法能力,那样的激战,自然要激烈许多。
并且要残酷许多,毕竟亡灵法术就是建立在死亡上面的。
或者说,是人类的死亡造就了亡灵法术。
因此总结来说,按兵不动,观望局势,可能不是个坏主意。
虽然没有前者的激进,但也不是个好主意。
这时终于有人提出了第三个看起来感觉不太行的方案。
“曹操占据兖州以来,励精图治,内政法度军事,都做得很好,如今手下的士兵也有四五万之多,既然陛下不想开战,那么为何不让曹操去打?让曹操带兵去攻打袁绍就行了,到时候,假如曹操不敌,我们便能以此为借口,攻打袁绍,并且呢获得一个有利的局面,曹操多多少少能消耗袁绍一定的力量,再说了,曹操的才智,天下皆知,他有贤名,迎战袁绍未必不能取胜,大不了到时候陛下带领关中、凉州、淮南、荆州、四地之兵去救援曹操,随便攻打袁绍”
这怎么能行?
要是被曹操逼反了,责任谁来付?
有谁能付得起这个责任,根本没有人。
就算是刘协,也是宁愿选择前面的两个方案。
都断然不敢选第三个方案,因为没办法,直接打的话,也能让曹操出兵啊。
到时候合并一出,岂不美哉。
何必,要多此一举,去试探曹操的忠诚心呢?
地方大臣的忠诚是最不能试探的东西,曹操倒向敌人后果严重。
到那时候,北方的刘虞和公孙瓒将被袁绍和曹操联合吞并。
紧接着就是淮南和关中了。
绝对不能刺激到曹操,让他投向袁绍。
之前,曹操给了朝廷兖州的钱粮,度过难关,现如今怎么能这么对待他。
未免太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