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早早的就派儿子们去掌管各个郡县,以增强袁绍对领土的控制力。
不过这样也有副作用,那就是未来可能袁家会分崩离析。
但要是不这样做,可能袁绍就会变成傀儡。
孰轻孰重,袁绍得掂量明白。
手底下,有很多人只是表面上臣服,心底里却向着朝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当初起兵的时候,就是用讨伐董卓,匡扶汉室为名号。
现如今那些人蠢蠢欲动,也是正常的。
为了抑制那些有各种各样小算盘的人,袁绍就必须小心翼翼的增加权力。
破釜沉舟,以袁绍的性格做不出这种事,他作为一个庶出的孩子。
虽然出生袁家,可是自小倍受歧视,连弟弟袁术都把他比作奴隶。
通过服丧,而打造好的人设名气,一路上努力了这么久。
随着在长安以袁隗、袁基为首的汝南袁氏二十多人被董卓处死。
袁绍压过嫡次子的弟弟袁术,一举成为袁家的继承人。
并且在袁术愚蠢的称帝,最后自取灭亡后。
袁家剩下的所有资源和人脉都集中在了袁绍身上。
他现在是毋庸置疑的天选之子。
苦尽甘来,终于走到了现在北方霸主的地位。
因此他不敢去冒风险,不敢去冒险让自己失去一切。
或者说,他担惊受怕已经受够了。
激烈的争吵持续到了下午,袁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
但是又没有完全采纳。
袁绍也认为田丰说得有道理。
所以原本机的三万精兵提防曹操,变成了一万人。
这样一来,既不用担心惊吓到曹操,让他以为,自己会被攻打。
另外一方面,也加强了防御,假如曹操真的有进攻袁绍大本营的想法。
有一万精兵在,不至于让曹操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
但是对于袁绍这种,各自采纳一半建议的行为。
田丰和许攸都不是很满意。
他们两个拼命的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才是错的。
结果却是他们的主公,两个人的想法的采纳。
这种我全部都要的行为,就相当于都不完全信任。
因此两个人都还不愿意到此为止,试图说服主公,完全采纳自己的意见。
但是袁绍已经没有耐心了。
被田丰和许攸烦死的袁绍,干脆直接说道:
“好了,好了,什么都别说了,下去吧,我意已决,赶紧去准备征讨公孙瓒”
话以至此,看来是改变不了主公的想法了。
于是两个人都沮丧下去了。
袁绍没有平衡好这两个人的关系,他不是不想。
单纯是没有这个能力。
不到半个月,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被集结了起来,其中两万是骑兵,十八万步兵,兵锋直指幽州。
当然了,这还不是袁绍的全力,他只是挑选了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
并且留下了部分军队,防止有人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