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刻板印象,就算我是匈奴人,也不意味着期盼或者向往战争,相反,我很了解战争的残酷,并且也害怕战败,因为战败者会一无所有”
确实战争只有失败和胜利,战争最看重的就是结果,过程怎么样,并不太受到重视。
……
袁绍一路上把所有阻挠前进的曹军小股部队全部歼灭。
不留下一个活口,连俘虏的机会都不给,可想而知袁绍到底有多么讨厌这种骚扰大军前进的小股部队。
袁军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到邺城,解邺城之围。
比什么都要重要,一旦丢失了邺城,整个河北就都危险了。
毕竟袁绍的部下成分负责,总而言之什么人都有。
就算是派遣了几个儿子去接管郡县,但是仍然不能保证控制全局。
所以要是曹操攻占了邺城,说不定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就会借此声势,去投降朝廷。
到那时情况就严峻了,绝对不能变成那样。
袁绍的大军星夜兼程,总于在邺城被包围了半个月之后,抵达了邺城周围。
袁绍询问田丰。
“你觉得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主公,曹操军力弱小,我军虽兵力占绝对优势,但是目前而言,士卒早已疲惫不堪,可以先休整两日,再进行具体的行动”
“确实,毕竟连夜进军,士兵们都要累坏了”
“另外要防备曹操的部队来偷袭,毕竟曹操不占兵力优势,唯一取胜的方式便是奇袭,因此主公要警惕曹操会来夜袭”
“我明白了,那我就让军队轮换休息”
“如此一来就好,曹操缺乏攻打城市的器械,却包围了邺城半个月,遇到主公的大军,估计会害怕到,不战自退吧”
坚守不出,对待军队恢复元气,到时候便是曹操的死期,如果他识相一点,自己看情况偷偷撤退。
这样也好,省的直接全军覆没。
不过就算撤退了,袁绍也不会到此为止,他的野心可不止是在北方,曹操现在是他的首要目标,无论如何都要讨伐曹操,直到灭掉了曹操为止。
当然了,要是曹操没有撤退,抱着可能打败自己的幻想,那么袁绍也愿意继续奉陪。
把曹操的死期提前,袁绍非常乐意。
现在是秋季,炎热的夏天结束不久,山林中,袁绍的十五万大军就在这距离邺城不远的区域安营扎寨。
在袁绍的命令下,军队构建起了及其坚固的营塞。
考虑到,曹操说不定会不顾一切的来偷袭,袁绍做了很多防备,例如周围的重要水源地,都被他牢牢控制。
粮草也准备充足,简单来说,完全就不虚曹操,只要他敢来,定叫他大败而归。
另外一方面,袁绍也在夜间命令敢死队,强行突破了曹操的军队,进入邺城,把袁军主力回来的消息告知城内的守将。
这样邺城就彻底安心了。
除此之外,袁绍还分出了两支骑兵,一支布置在大营之外,如果大营遭到攻击,他们会离开前来救援。
另外一支则去切断曹操的粮道,粮道一旦被断了,曹操就只能撤退。
量他曹操有什么才能,也对目前的局势没有办法。
两天后的夜晚,在袁绍惬意享受晚餐的时候,急报传来:
“大事不好,主公,曹军偷偷点燃了大营周围的山林,大火快要烧到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