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区一群不得志的宗室,还想用同族的情谊来劝刘璋跳火坑。
这简直是在做梦,一群连亲戚关系都算不上的宗室。
少在这里对刘璋这个实质性的地方之主指手画脚的。
刘璋可受不了,于是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把这些烦他的宗室都打发走了。
见无法阻止刘璋的计划,杨奉索性自己回去了。
“急报,就在刚才天子的使者团,突然离开了”
“什么已经出成都了吗?”
“没错,已经离开成都了”
“城门的人怎么没有向我汇报啊,这么多的事情,不是应该先经过我再处理吗?为什么那些人敢擅自开门,放天子使者离开”
“毕竟是天子使者,成都守军都不敢阻拦”
“罢了罢了,反正那些使者早晚都要走”
对于成都守军没有请示自己,就把天子的使者放走了这件事。
刘璋既愤怒,又无可奈何。
因为这代表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成都大部分人眼里。
恐怕天子比他这个益州的主还要重要,还要有话语权。
换言之,说不定在此刻的益州,天子的命令已经比他这个益州之主的命令,要更让人信服了。
就算刘璋明知道,大部分世家大族跟朝廷眉来眼去,甚至可能在暗中搞些小伎俩。
但也无计可施,归根结底刘璋的家族能在益州站稳脚跟,很多程度上就是依靠这些世家大族。
现在这些拥有强大力量的家族临阵倒戈,刘璋除了感到不安和害怕之后。
什么都做不了,毕竟要是贸然惩罚那些世家大族。
说不定就进一步的刺激到朝廷,以及加快在益州丧失人心的速度。
益州的局势,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就发生了骤变。
局势变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不仅仅是刘璋。
连他部下谋士们,都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名谋士建议道:
“益州大变,主公逐渐势微,请主公不要因为一时的强硬,而耽误了大事,应该马上派人追上天子的使者团,并且好言安抚,提供钱粮,互送他们离开,同时送长公子加入到使者团一起前往长安,以尽量减少朝廷对我们的成见,减少战争爆发的可能,恕我直言,现在主公的益州,还没有做好,与朝廷公开对抗的准备”
这种事情,就算不说刘璋也明白,毕竟连北方的霸占,袁绍都不敢与天子公然叫板。
“好,就依你的意思去办吧,我可能大势已去了,连在成都都有人敢不拿我放在眼里,成都外呢?恐怕情况更加恶劣了,不知道张任将军,他会不会背叛我啊?”
自古以来,掌握军权的将军,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容易遭到君主的猜忌。
当然了,这种猜忌是合理的,因为有军权的人,一旦反叛,君主就危险了。
对此,那个人则是坦然一笑。
“张任将军是一名老将,年少时就展现出过人的勇猛,没有主公的抬举,他焉能有今日?请主公放心,张任将军对主公一片忠心不会背叛”
“是吗,是那样就好”
说是这么说,刘璋仍然有些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