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八月
八月,再次进入炎热的夏日,伴随着刘璋的自我了断。
益州宣告收复成功,刘协开始考虑让谁去掌管益州。
以怎样的形式掌管益州。
考虑到益州情况特殊,如果不加以提防恐怕又会产生割据分裂。
因此不能像荆州淮南那样,随意的把一个大州交给一个人。
思来想去,刘协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法,他将益州的军政大权分离开来。
益州的军权与政权,分别由两个人来掌控,至于究竟要让谁来担此众任。
刘协特意选择了两个寒门子弟,虽然当这个决定,被公布到朝堂的时候。
引起了轩然大波,竟然让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子弟,担任如此主要的官职。
怎么可能不被百官反对呢?
但刘协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由于世家大族的长期垄断。
实际上,朝堂上下都僵化了,公卿大臣尸位素餐。
无能之人凭借血缘占据高位,这样加剧了国家的危急很负担。
因此,为了让汉朝稳定向上,刘协选择了提高寒门的地位。
向朝廷百官表达出,自己不论出身,重用人才。
其中最为反对的人,不是别人而是王允,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和皇帝唱反调了。
“陛下不将益州的官位,交给有功之臣,反而给两个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人,这岂不是寒了臣子的心吗?”
原来如此,是用这套说辞啊。
刘协直接反驳道:
“有功劳之人,朕都论功行赏,赏赐过了,而那两个人,都是朕精心挑选出来的,王司徒不用担心他们的才能”
之后争辩持续了一整天,不过好在刘协据理力争。
最终尽管受到了强大的阻力,但仍然把命令进行了下去。
益州被朝廷收复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天下。
现在朝廷占据关中凉州,荆州淮南,再加上益州之地。
天下过半的地区都在朝廷的控制下,现在轮到诸侯军阀慌张了。
毕竟刘协收拾完了刘璋,这就意味着,他紧接着就要对下一个目标出手了。
可是下一个人会是谁呢?
反正势单力孤的诸侯,已经无法对抗皇权。
徐州陶谦江东孙权,以及北方的刘虞公孙瓒等人纷纷派遣使者来祝贺朝廷的胜利。
然而,比起祝贺之意,这些诸侯更加多的是害怕。
他们害怕什么时候,自己军会变成朝廷讨伐的目标。
毕竟在征讨益州的过程中,朝廷凭借大义正统的名义,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轻轻松松就收复了益州。
这对于诸侯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自灵帝去世以来。
汉朝第一次对帝国的控制力达到了影响天下的地步。
别说是那些小诸侯了,就连之前与天子对抗的袁绍,内心的惶恐不安,他出生四世三公。
依靠讨伐董卓,匡扶汉室,而起兵并且占据北方。
现在朝廷得到了益州,这就意味着,在常规军力上面,以及实力上面,袁绍就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