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祭炼出欲染分身,让其先过劫关,待七魂劫关全过之后,再将七个欲染分身合而为一,此即欲染七劫。
从此之后,人族就开辟出了始祖神之外的第二条成神大道,这才在众神遍地的大荒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而姜澄的来信中,对人族如今的修炼道路,提出了三种新的方式:
第一种是针对现在已经修炼五行真气的修炼者,当在内养阶段时,就五行相生。
比如一个赤火灵宫的弟子,在感应到火行真气之后,内养的五脏是心,如果按照原来的步骤,这位弟子只需温养心火,然后用心火冲击周身穴窍,即可过通窍关。
而姜澄认为,当在内养阶段,就当以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再以肝木生心火,自成一个循环。
然后直接吸食混沌之气,用六腑之胃纳之,五脏真气炼之,以五行真气,化混沌阴阳,在体内练成灵气。
此乃练气之法是也,可称为练气士。
此时练气士体内的五行真气经过混沌阴阳二气祭炼,融合而成的灵气,威力远胜于原来的五行真气。
但相应的欲染七劫难度也就大增,不过姜澄也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清静经》。
不过这条道路最终的成就还是成神证道,只不过修炼的门槛和危险程度降低,而成神证道之后的成就则远大于原来的成神强者。
第二种意见则是在体内灵气诞生之后,不走原来的修炼办法,而是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路子。
这是一条全新的修炼道路,姜澄称之为内丹修炼,他提供了《黄庭经》《坐忘论》《悟真篇》等经书,还有《杂着指玄篇》《杂着捷径》作为参考,请羲皇指正。
第三种则非常特殊,针对那些无法感应五行真气,但有大毅力、大恒心之人,姜澄提出外丹修炼的道路,通过炼丹之后,吞服丹药脱去凡人之躯。他提供了《九鼎神丹经》和《太清金液神丹经》以及《抱朴子》作为参考。
后面这两种修炼之法,可脱离此方天地规则限制,逍遥自在。姜澄认为其与练气士的成神道路应当予以区分,称之为成仙。
最后姜澄还提供了《参同契》作为这三种修炼途径的参考,这本参同契,让羲皇最为震惊,因为这竟然是对他演化的五行八卦原理,尝试着做的一次解释。
自他开悟易经之理,竭尽思虑地推演八卦图以来,这是有人第一次对他的易经八卦尝试进行解释。
这封信,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羲皇拿在手中反复观看,已经不知道翻了几遍了。
这位人族最有智慧的强者,大荒人族的第一人,对于手中这封书信的重要意义,自然是看得无比通透。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茅草屋顶射入虚空深处,眼瞳之中的八卦图形轮转不息,以羲皇的智慧,此刻竟然也推算不出,如果人族按照姜澄提供的道路走下去,未来究竟会是如何?
良久之后,羲皇放下手中的信纸,喃喃自语:
“一元之期的大劫将至,此次大荒的一元大劫,恐怕就是由我人族应劫了。”
“过不去就是举族皆灭的下场,从此之后大荒界再无人族。”
“这修炼之法,乃是要夺天地之造化啊。”
想到这里,羲皇又翻到信纸的最后一页,那里只有一句话: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